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首违免罚700万+专利快审6个月,普陀民营企业贡献七成税收背后的“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6:20:00    

4月15日,普陀区举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议传达学习了上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并为民营企业发展培土施肥、纾困解难。

截至到2024年底,普陀全区共有企业6万余户,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贡献区级税收70%,民营经济已成为普陀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年2月,普陀区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从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化办事便利性、提升监管检查质效、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营商氛围5方面提出88条举措,持续深化普陀特色营商环境建设。同时还发布了“服务企业PLUS”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为企服务、提升企业感受度,完善招商和服务一体化推进机制。

政策赋能企业发展

上海收钱吧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3年7月在普陀区天地软件园创业,如今,服务超过900万家线下商户,日交易笔数超过5600万。公司董事长陈灏表示,作为在普陀区成长起来的科技企业,十多年来,收钱吧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专精特新等资质认定及税收优惠,显著提升了企业市场信誉与品牌价值;在人才建设方面,普陀区通过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企业解决落户、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并开展多层次职业培训提升员工专业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样深耕普陀十余年的波克科技,从游戏开发到“游戏+医疗”“游戏+教育”跨界破圈,累计纳税超70亿元。波克科技总经理徐仁彬表示:“区域包容创新的土壤,让我们敢于‘第一个吃螃蟹’,跟随着区域发展不断转型、业务破圈。”

营造“服务+监管”健康环境

为构建公平公正的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普陀区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确保“非禁即入”原则落地,保障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针对企业反映的“检查多”的问题,通过优化“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应用远程监管、无感监测等“非现场”方式,实现“无事不扰”的智慧化监管。

面对“执法重”的问题,创新推出数字版企业“健康体检报告”,企业通过“一网通办”即可获取风险预警、政策指导和发展建议,实现经营问题的精准诊断。在执法层面建立包容审慎机制,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实施“首违免罚”,去年免罚金额达700余万元。并为已纠正失信行为的企业开辟信用修复通道,既坚守监管底线又为企业留足合规发展空间,通过“服务+监管”护航企业健康成长。

针对民营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搭建平台,帮助有需要的企业对接银行,利用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贷款。2024年,上海蓝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软件领域的科技型中小民营企业)曾通过这一通道,抵押1项核心发明专利获得银行授信额度4500万元。今年,这一政策将进一步扩大覆盖广度。

同时,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普陀分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商标注册申请、专利预审支持等服务,帮助企业进入“快速审查通道”。例如,发明专利授权从2年缩减到6个月内;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从1年缩减到3个月内。“上午开会提出的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下午区知识产权局的工作人员就来对接了相关事宜。”华明电力常务副总经理朱强深有感触。分接开关,是电力变压器里的关键部件,也是华明电力的核心产业。作为一家在该领域拥有超过300项专利的科技企业,华明电力时常面临仿制品的挑战。朱强坦言,企业在面对不正当竞争时,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提供专业指导,“这种实打实的服务让我们很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普陀区还构建了“企业诉讼保全白名单”机制,旨在降低企业诉讼保全成本,提升企业司法获得感,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企业在发展道路上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原标题:《首违免罚700万+专利快审6个月,普陀民营企业贡献七成税收背后的“密码”》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解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