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5:52:00
乔纳坦在比赛中。图源组委会
2025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开赛前,世界羽联宣布,本赛季将在部分世界羽联三级赛事、国家级锦标赛等比赛中试行“3局15分制”的计分规则。目前羽毛球比赛采取三局两胜、每局21分制的规则。
如果用15分取代21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世界羽联表示,本赛季将在部分比赛中试行每局15分制的新规,其中包括十场世界羽联三级赛事。第一场是5月7日至11日举行的墨西哥国际挑战赛,最后一场是10月28日至11月2日举行的中国国际挑战赛。
根据新规则,当比分是14平时,先领先两分的一方赢得该局;每局最多打到21分。每局当有一方获得8分时,进入局间休息。
金佳恩接受记者采访。
韩国选手金佳恩对规则的改变较为坦然,她认为自己的心态会随着规则进行调整,“对未来羽毛球的发展充满期待”。
上届羽毛球亚锦赛冠军、印尼选手乔纳坦则持反对态度。“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改变规则,现在的规则很棒,球员们也已经适应了现行的21分制。我希望21分制可以继续保留。”乔纳坦说。
乔纳坦在比赛中致意。 图源组委会
“(15分制)可能会延迟我的退休计划。”中国香港混双选手谢影雪笑着说。作为一名1991年出生的老将,谢影雪早在2006年中国香港羽毛球公开赛便初露锋芒。接近20年的职业生涯里,她的混双世界排名一度高居第二位。
谢影雪认为,每局只打15分的话,对自己的体能消耗没有这么大。“但是可能会对运动员提出不一样的要求,或许需要更好的爆发力。”谢影雪说,还是要先试一下,看看感觉如何。
邓俊文/谢影雪(右)接受记者采访。
对于球迷而言,规则的改变同样“褒贬不一”。
周亚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羽毛球爱好者,平时会追着看羽毛球比赛。他和乔纳丹站在同一边,认为15分制看得不过瘾,而且会导致比赛的节奏太紧张,“慢热的选手会因此吃亏”。
同为羽毛球爱好者的鲁健表示,他支持世界羽联的变革,15分制会增强比赛的观赏性。“21分制的比赛时间很长,新规则会让运动员们更注重进攻,一些拉球、吊球会少一点。”鲁健说。
过去,羽毛球项目的规则曾多次改变。1992年羽毛球正式“入奥”,当时实行的是三局两胜15分制。这里的15分制是指,只有发球方在赢得某一球的胜利后方可得分。这种赛制的比赛非常漫长,观众甚至会先行离场。
邓俊文/谢影雪(右)在比赛中。 图源组委会
2001年6月,世界羽联将15分改为7分、五局三胜制,采取轮换发球制。由于削弱了观赏性,世界羽联在2002年5月再次恢复了15分制。2006年,现行的三局两胜21分制正式推出,并一直沿用至今。
亚羽联首席运营官崔永声总结,15分制现在还处于试验阶段,需要时间来提供更多的数据来进行验证。“这些结果给出来之后,才能够决定是否采用新的赛制。不管怎么样,我们肯定是希望羽毛球竞赛变得越来越好的,希望能够推动它的进步。”
最终,基于各方反馈,世界羽联理事会将决定是否在2026年年度大会上提议正式启用新的计分规则。
(体育)足球——德甲:拜仁平多特蒙德 当日,在2024-2025赛季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第29轮比赛中,拜仁慕尼黑队主场2比2战平多特蒙德队。4月12日,多特蒙德队守门员科贝尔(右)在比赛中扑救。 新华社发(菲利普·鲁伊兹摄)4月12日,多特蒙德队球员拜尔(左)在比赛中头球破门。 新华社发(菲利普·鲁伊兹摄)4月12日,拜仁慕尼黑队球员在比 2025-04-13 08:34:00
羽毛球世界冠军欧烜屹、韩呈恺空降厦门!与厦门球迷互动 来源:【厦门日报】羽毛球世界冠军欧烜屹、韩呈恺空降厦门!与厦门球迷互动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 2025-04-11 23:21:00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增长约9.4% 新京报讯 据三峡集团消息,今年一季度,三峡、白鹤滩、乌东德等长江干流上的六座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累计发电约57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9.4%。编辑 樊一婧 2025-04-11 18:29:00
如果羽毛球比赛变成15分制…… 乔纳坦在比赛中。图源组委会2025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开赛前,世界羽联宣布,本赛季将在部分世界羽联三级赛事、国家级锦标赛等比赛中试行“3局15分制”的计分规则。目前羽毛球比赛采取三局两胜、每局21分制的规则。如果用15分取代21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世界羽联表示,本赛季将在部分比赛中试行每局15分制的新 2025-04-10 15:52:00
C视频丨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77)江晓原:真正改变世界的都是技术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作为中国第一位天文学史专业博士,江晓原已在科技史领域耕耘超过40年,并以研究成果所具有的开拓性著称。在江晓原看来,要把科学和技术看成两个平行系统,所谓的科学革命,都是技术进步引发的,真正改变世界的都是技术。“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融 2025-04-07 08: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