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3:40:00
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深圳4月7日电(记者陈宇轩)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该院研究员李汉杰团队在人体外周神经系统内发现了小胶质细胞,刷新了过去科学界认为这种“免疫哨兵”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及相关疾病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潜在靶点。研究成果当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细胞》。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分为由大脑、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遍布全身的外周神经系统。作为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科学界长期以来认为小胶质细胞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中,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免疫过程,同时也与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征等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2023年9月,李汉杰团队成功绘制了覆盖组织范围广、时间跨度长、采样密度高的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根据这个图谱,李汉杰团队发现人体发育早期的皮肤、心脏和睾丸等多个组织中,存在一些与小胶质细胞具有类似特征的细胞。
因此,科研人员猜想,小胶质细胞可能并非中枢神经系统独有,它们可能也存在于外周神经系统。随后,科研人员广泛收集生物样本,搭建研究体系,在人体临床样本、食蟹猴样本、猪样本的外周神经节中,观察到了一类与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具有同样形态和基因表达特征的细胞类群,通过表观组学、细胞谱系分析以及功能实验等研究手段,证实了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的存在。
科研人员进一步对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24种脊椎动物的外周神经节进行分析,发现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起源古老,至少在约4.3亿年前这类细胞就已出现在硬骨鱼类生物的演化进程中。
李汉杰表示,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慢性疼痛、神经损伤、带状疱疹等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靶点。
青春赋能乡土 共促教育振兴 仪陇融媒近日,四川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仪陇县,以青春之姿寻觅红色足迹,深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为乡土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团队围绕“青春聚力量乡土 乡村振兴展新颜”“聚爱德乡教育 共谱育人新篇”两大主题,走进仪陇县张公镇,开启了一段赋能乡土、助力教育的实践之旅。仪陇县张公镇小学校长期深耕“德 2025-07-08 18:15:00
德国多地污水再次检出脊髓灰质炎病毒 传播风险加剧 【德国多地污水再次检出脊髓灰质炎病毒 传播风险加剧】财联社7月4日电,据央视新闻报道,德国联邦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当地时间7月3日通报称,近期在多个城市的污水样本中再次检测出来自口服疫苗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俗称小儿麻痹症病毒)。虽然截至目前德国境内尚未发现相关临床病例或人际传播情况,但该机构已将 2025-07-04 01:50:00
南阳市宛城区:健康科普赋能乡村振兴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鲁延如近日,南阳市宛城区疾控中心组织多科室专家深入辖区高庙镇下曹村、金华镇徐堂村,开展了多场内容丰富的健康知识讲座。活动涵盖减油减盐、慢病防治、夏季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等多个领域,为村民们送上了实用的健康知识和贴心关怀。活动现场,慢病科工作人员围绕脑卒中防治和减油减盐展 2025-07-03 16:51:00
医者仁心筑生路——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成功救治高处坠伤患者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6月23日,患者文叔叔步履轻快,笑容灿烂地走到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对医务人员竖起大拇指说道:“感谢你们胜似家人的守护和顶尖技术,让我重获新生。”他声音洪亮,言语间是劫后余生的由衷感激。6月7日,患者因从高处不慎坠落,多处严重挫伤伴面部疼痛出血,颧面明显肿胀变形,由当地医 2025-06-25 09:03:00
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出人类抗衰老细胞 原标题: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出人类抗衰老细胞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构建出一种新型工程化人类抗衰型间充质祖细胞(SRC),这种细胞能抵抗衰老、应对各种压力和避免癌变。他们还在猴子身上验证了这种细胞延缓多器官衰老的效果,为人类对抗衰老提供了 2025-06-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