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个复刻N号房的游戏,被骂惨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8:58:00    

游戏需要平衡创作者的自由表达、玩家的体验和社会公共利益,它应该以互动叙事揭示社会问题,而不是重现犯罪。

“你,有想偷窥的人吗?”

近日,以偷窥女性为题材的国产游戏《监寓》引发热议。该游戏由KARMAGAME HK LIMITED开发,EpicDream Games发行,游戏著作权为华南腾达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华南腾达”)所有。

在短时间内,这款处于舆论风暴的游戏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它先是登顶TapTap预约榜榜首,随后在Steam等平台上架。但同时它被许多网友投诉和举报,以至于现在已经在一些游戏平台上悄然下架。

《监寓》曾登顶TapTap预约榜的榜首。(图/TapTap)

从《监寓》释出的宣传片和游戏截图来看,它是近年流行的真人互动影视游戏。被观看对象无一例外都是身处室内的年轻女性,甚至包括女童,观看的角度也很冒犯。从游戏介绍中可以得知,这些女性并不知道她们的生活正在被偷窥。而正因为这种基于游戏和现实的双重刺激,令这款游戏激起了舆论场上的巨大讨论。

不少相关视频的评论区中,各种各样的反对和举报此起彼伏。与之相对的,是部分游戏社区玩家对这款游戏的力挺,一些玩家表示坐等游戏上架,届时一定大力支持。

人们对这个游戏的态度,由此演变为了基于性别立场和道德层面的表态。

所有的争论指向一个问题:把“N号房”事件变成游戏,可以被接受吗?

一个游戏的投诉与被投诉

在这场风波中,游戏公司、反对者、支持者和公权力的胶着对抗,尽数体现在游戏宣传文案的变化中。

2025年2月初上架时,《监寓》的游戏简介是:“每个人都有想偷窥的东西吧。不过,这些想法都只会停留在你的脑海里吧。是因为偷窥是不对的吗?是因为道德的束缚吗?真正的理由,只是害怕被抓吧。加入组织吧,可以满足你的偷窥欲,可以出卖住户的情报还债,最重要的是不用怕被抓。”

《监寓》最初的游戏介绍。该视频已被删除。(图/哔哩哔哩EpicDream真人互动官方)

而在3月10日更新的TapTap平台介绍上,它变成“《监寓》是一款结合了监视偷窥题材的探案剧情游戏,你将每日巡视公寓,并对整栋公寓内发生的一切事务负责,一个神秘的组织要求你回报住户的情报信息,而这公寓似乎也并非如表面一样和平无害” 。

第三个最新版本则是现在Steam上对外展示的介绍,在第二个版本上加上了“你来到这里是为了还债,但当凝视深渊成为职责,你又该如何抉择?在这栋平凡的公寓里,每一次点击放大都是对正义定义的重新拷问,每个镜头背后都藏着颠覆认知的都市罗生门。记住别被他们的表象蛊惑”的内容,并把删去的“监视偷窥题材”,改为“探案剧情作品”。

(图/《监寓》游戏截图)

在几次更新的游戏简介中,“监视偷窥”的表述逐渐淡化。同样是偷窥,人物的任务动力从“偷窥不怕被抓”变成了“被神秘组织要求”,再到“为了还债、凝视深渊”。游戏宣传片中,也透露了神秘组织用“老母亲的药钱”来威胁主角、查询未知的凶杀案等剧情。

通过制造困境,用非主观的、迫不得已的理由,解释主角的偷窥行为,使人物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被接受。如果主角最后做出了所谓的正义之举,似乎也就能让此前基于感官刺激上的偷窥行为一笔勾销。

站在道德高地上,不义之举自然也有了洗白的余地。

(图/《监寓》游戏截图)

但即便更改了文案,对《监寓》的投诉和举报仍在继续。

王璐就是举报者之一。她最开始打12345热线投诉,后转接到北京市东城区文旅局。过了一段时间,她收到了回复,但发现收到的实际上是北京市东城区文旅局的模板回复,因为其他投诉人也收到了相同的内容。

王璐收到的投诉回复。(图/受访者提供)

与此同时,有媒体记者联系该游戏负责人,面对公众的质疑和投诉举报,对方回应称他们被网暴,“许多质疑是虚构的、不真实的”,并表示作品目前处于宣传期,会在一到两个月后上线。

游戏工作人员的硬气不止于此。不少社交平台上的博主纷纷表示,自己在发布了抵制《监寓》游戏的内容后,被游戏公司投诉。

微博用户@豆豆酱是一个粉丝数量近46万的博主,她在微博发帖质疑这款以偷窥为题材的游戏为何能上架。没过多久,她就通过平台通知收到了华南腾达的投诉。对方称《监寓》是一个探案悬疑作品,并非@豆豆酱帖子中所说偷窥犯罪的内容,并表示“将会在近期对数据传播量级较高的账号进行起诉立案”。

包括博主@豆豆酱在内,已有多人收到华南腾达公司的投诉。(图/受访者提供)

根据游戏平台显示,华南腾达还拥有着游戏《都要!小孩子才做选择!》以及《命运》系列的软件著作权。

其中《都要!小孩子才做选择!》是一款全动态真人互动影像的恋爱模拟作品。该游戏发行日期为2024年3月29日,在Steam平台上的简介为:“小宝一睁眼就被6位美女包围,以第一视角与她们展开了一段沉浸式的恋爱之旅。电玩宅女,火辣舞姬,初恋女神,性感医生,纯真学妹,多金富婆,谁才是他的最爱。又或者不需纠结,用你十分真心赢得左拥右抱。”

(图/《都要!小孩子才做选择!》游戏截图)

为什么“N号房”不该成为游戏?

除了性别议题外,关于这款游戏的舆论讨论还上升到了创作自由的高度。

支持这款游戏的用户表示,为什么像《罪恶都市》《苏丹的游戏》等游戏内人物行为更为恶劣的游戏可以存在,而一款偷窥监视女性的游戏便要遭遇声量浩大的抵制和声讨?

因为暴力犯罪尚且有严厉的法律明文规定所约束,而对处在法律灰色地带的行为的描摹,远比虚拟世界里的枪战火拼更易诱使不明事理的人去模仿。在《监寓》的预告片中,就有在烟雾报警器中安放摄像头的桥段。

(图/《不要喂食猴子》游戏截图)

即便同样都是监视主题的游戏,《监寓》和《不要喂食猴子》《旁观者》等游戏也存在着本质区别。

尽管都是坐在监视器后面窥视着人们的隐私生活,通过获取住户的信息来完成任务,但不同的是,《不要喂食猴子》《旁观者》的主旨是反乌托邦,是希望通过游戏让玩家意识到威权如何践踏人的生活边界,侵蚀人的生活和心灵,它们的监视对象并不集中在年轻女性群体。

而《监寓》的问题在于,它在窥探具体人群的同时缩小了聚焦点,同时扩大了伤害的细节,比如通过软色情的擦边元素留住玩家,在游戏的预约抽奖活动中,奖品是女性主演的未公开写真照。

简而言之,《监寓》的偷窥行为更像是为了满足玩家个人私欲,而非表达深刻观点的手段。

而这款游戏掀起的愤怒,很大程度上来自对现实的悲愤。

2019年韩国的“N号房”事件至今令人震惊,针对女性的性暴力和隐私侵犯在许多加密聊天群聊中上演,女性隐私被降格成被围观的商品,供人消遣,身心饱受欺凌。

(图/《网络炼狱:揭发N号房》)

六年过去,一起网络性剥削大案再度曝光在公众视野。据新华社和韩国《中央日报》消息,2月12日,韩国首尔中央地区检察官办公室对33岁的嫌疑人金录元(音译)提起逮捕诉讼,指控其涉嫌强奸以及强奸未成年人、组织制作和传播色情视频等多项罪名。

从2020年5月到2025年1月,金录元在社交媒体平台Telegram运营加密聊天室组织犯罪团伙,对234人实施性犯罪并制作、传播相关视频。这次的受害者人数,大概是“N号房”事件的三倍。

过去受害者的创伤尚未愈合(可能永远无法愈合),而如今现实中针对女性的性别暴力和压迫仍在上演,不法偷拍以及相关犯罪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款偷窥游戏试图通过游戏化的叙事框架,以创作自由为名为偷窥行为披上合理化的外衣,即便它的初衷可能是通过游戏化设置揭示社会议题,让人更多关注女性受创的细节,但代入第一人称的视角重现这些指向性极强的罪恶,依然是沉重不堪的事情。

为什么“N号房”不应该成为一款游戏?这个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

(图/《外婆的新世界》)

参考资料:

[1] 九派新闻,游戏《监寓》因偷窥主题被举报,官方:未计划在国内发行,已下架所有宣传视频

[2] 受害者为“N号房”案3倍,韩国再现网络性剥削大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张文曦,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