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4:37:00
本报记者 吴静 卢志坤 北京报道
凭借在金融自由、法律保障、区域联通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香港近年来成为企业出海的“第一站”,在逆全球化思潮中持续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以下简称“生产力局”)获悉,4月11日,生产力局正式成立“The Cradle 出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出海服务中心”),并将联合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帮助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国际化“试验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香港要“深化国际交往合作”。香港拥有“一国两制”和“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可助力企业在本地试点新产品和运营模式,为进入海外市场做好准备,是本港及内地企业出海的理想平台。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出海服务中心成立典礼上表示:“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发展,一批又一批的创新科技企业相继涌现,在竞争中寻求新突破和新商机,‘出海’成为国内企业的重要发展策略。”
与此同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枢纽,正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此次成立的出海服务中心则有助于促进科创资源互补互通,加快科技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并协助企业从香港走向国际,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国际科创中心的地位。
据了解,生产力局是1967年成立的法定机构,作为以市场为导向、领先科技与综合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新型研发机构,聚焦科技与综合制造服务,其主要服务对象为香港本地及大湾区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
自2017年起,生产力局已经成功推动近80个支持企业发展东盟市场的项目,覆盖地域包括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
在出海过程中,凭借香港“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生产力局可帮助内地企业精准对接国际标准,及时对产品进行整合升级改造,使其更好满足海外市场需求。
以人工智能触觉传感芯片供应商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他山科技”)为例,据其CEO马扬介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机器人指尖触觉传感器和电子皮肤等场景,并且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与国内市场面向企业端提供技术及解决方案不同,海外市场由于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对于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不是一款单独的芯片或解决方案,而是集成了芯片在内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完整产品。
在与生产力局合作后,他山科技可获得产品性能测试、功能验证等服务。马扬表示,
自2023年开始,他山科技与生产力局合作研发了智能垃圾回收桶搬运系统以及楼顶水箱清洁机器人等多个项目。这些合作项目在香港市场完成验证后,目前已在卡塔尔落地,后续计划辐射中东、东南亚以及欧美市场。
助力企业“抱团出海”
近两年,有不少内地企业前往香港咨询出海标准及服务,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多数。
据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张凯介绍:“他山科技是一个人工智能触觉传感芯片供应商,通过它的出海,如何带动国内整个灵巧手乃至智能机器人产业出海,也是我们思考的方向。”
生产力局主席、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陈祖恒表示,目前,香港正在配合国家发展加快开拓新市场,联动更多内地省市共同出海走向全球。生产力局也顺势而为,促进内地企业利用香港优势“拼船出海”,在“全球南方”布局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新兴市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据了解,此次新成立的出海服务中心将展示三大科创公司的初期成功出海案例,包括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他山科技以及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后续,出海服务中心将利用生产力局在国际标准测试、应用研发、场景落地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并发挥香港在知识产权、供应链管理、贸易融资及ESG 等方面的优势,协助企业在智能制造、绿色转型及数字化方面升级。
据陈祖恒介绍,过去十年,生产力局已在大湾区完成逾1400 个智能化项目,并推动“9+3+1 发展计划”设立服务基地与研发中心,支持中小企高质量出海。接下来,将继续积极配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覆盖数以万计企业的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创新主体联手,协助科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资源与渠道。
(编辑:卢志坤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
语言为礼 文化为桥 4月18日,2025年“国际中文日”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连日来,一系列相关活动在多国举办,向世界展现中国语言文化之美。《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19日 第01版 2025-04-19 07:10:00
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 4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整治涉企乱收费,增强企业发展活力。4月18日,南都记者从广东省司法厅获悉,近日,省政府召开全省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推进视频会,部署推动专项行动在广东扎实开展。 了解企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听取意见建议 4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扬主 2025-04-19 07:04:00
陈昊去世,年仅42岁 “北大发布”微信公众号4月18日发文,沉痛悼念陈昊老师。据介绍,陈昊(1983-2025.4),四川成都人,2011年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得中国古代史博士学位。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陈昊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担任副教授,2021年10月起在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任教。来源:北京大学科 2025-04-18 21:02:00
银川:500多家个体工商户便捷实现“个转企” 记者从宁夏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获悉,为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发展,银川市自2023年起推出“个转企”高效办成一件事审批改革以来,截至目前,已助力524家个体工商户直接转型为企业,有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助力经营主体梯度发展。据了解,过去从“个体工商户注销”到“新办企业”审批,两个 2025-04-18 16:08:00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人工智能+消费”如何激活新蓝海?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题:“人工智能+消费”如何激活新蓝海?新华社记者王雨萧、李晓婷机械臂灵活翻转,一杯有“哪吒”拉花的咖啡便递到顾客手中;戴上VR眼镜,穿越时空欣赏圆明园“万园之园”的盛景;餐馆内,具身智能“员工”向顾客热情招手……“人工智能+消费”浪潮下,这些充满未来感的画面正在变成现实。不久 2025-04-18 1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