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7:40:00
当“AI”遇上“思政”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福建医科大学聚焦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特点,抓住网络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新机遇,探索数字赋能医学院校大思政课融合教育新模式,将“AI+思政”新方式融入青年学子学习生活,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撑。
输入图片描述
媒体记者团参观青耕智谷·AI医学素养与数智思政应用创新研究中心
4月15日上午,“主流媒体福州大学城巡礼”活动在福建医科大学启动。主流媒体记者团一同走进福建医科大学,实地解锁该校高质量文化育人新方式。
在青耕智谷·AI医学素养与数智思政应用创新研究中心,可以看到“红色”思政教育和“蓝色”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它们打破以往“我讲你听”的传统观念,创新“线上”到“线下”思政育人模式,把思政各要素融入“AI+”新时代。
据了解,近年来,福建医科大学融合医学院校特色和马克思主义学科特色,成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中心,旨在打造全国高校领先的思政教育创新示范平台,助力新医科人才培养迈向新高度。建设虚拟现实技术赋能的校史文化平台、抗疫主题云展馆和“AIGC创作与AI视角下的医学之美”作品展等,通过构建“AI+思政”智慧教育生态,实现管理与服务全流程智能化,推动优质资源广泛共享,引领思政教育改革。同时,该中心致力于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思政教师队伍,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中心实践导师进课堂授课(学校供图)
现场,媒体记者也体验了智能思政资源中枢,感受“AI+思政”的新魅力。
“我们邀请实践基地专家学者进思政课堂,设计开发闽医特色的‘虚拟仿真+红医精神’历史发源地调查等‘云上思政课’系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做到既有常态化线下思政课教育教学,也有创新性的数字思政课教育教学。”该校相关领导人说,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了一批网络名师工作室,如“明惠兄”“福医塘哥”“舒曼会客厅”等思政课教师特色IP和“福医小新思”系列学习微视频,建成了极富特色的“云上大思政课”平台,总点击量超过800万,点赞收藏量超过50万。
基于多年来的“大思政课”教学与研究实践,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成功获批国家级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思政课专项3项、省级新文科项目1项,获批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项目1项和福建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项目1项。
思政课教师在昭忠祠给学生上思政实践课(学校供图)
近年来,该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到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紧跟时代步伐,把课程育人放在十大育人体系之首,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再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处处讲育人”,形成“三全十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
学校积极支持建设福医符号的校本课程思政体系,将课程思政贯穿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构建以“案例”为主导的多模式互动型课程思政教学框架体系,融入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医者仁心等思政元素。学校立项首批10个课程思政案例库、出版了福建医科大学课程思政素材丛书,形成在线共享数据库,其中《儿科学思政案例集》与全省15家附属教学单位共享。
据悉,学校成立福建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组建课程思政导师团队,打造“医马当先”课程思政工作坊,以课程思政基本理念、认知,基本手段、方法的普及和提升为培训内容,深入各学院、临床医学院开展小规模、面对面、沉浸式培训,目前已开展31期,线下参培教师达700余人,线上参训老师达3400余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也获评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理念、开阔视野,思政格局得到进一步拓展。
当天,媒体记者团还参观了福建省高校“红色文化弘扬基地”(红色闽医展)、福建医科大学校史馆、抗疫主题馆、思月湾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劳动实践平台等地。
参观福建省高校“红色文化弘扬基地”(红色闽医展)
作者:郑琳琳/文 姚兴榕、曾子欣/图 通讯员/黄鸿峰
2025国际投资论坛·未来投资大会在厦举行 2025国际投资论坛·未来投资大会在厦举行9月8日,2025国际投资论坛·未来投资大会在厦门举行。阿塞拜疆副总理沙欣·穆斯塔法耶夫出席,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贾姆希德·霍扎耶夫先后作主旨发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出席并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出席。周祖翼指出,国际投资论 2025-09-09 10:46:00
福建福州为5236株古树名木“上保险” 本报福州9月7日电 (记者付文)记者从福州市人大常委会获悉:新修订的《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自2024年1月施行以来,当地在福建省首创“古树名木+司法”“古树名木+保险”模式,目前已落实4000多株古树名木联合监管单位、责任人,为5236株古树名木投保“财产损失险”及“公众责任险”。为健全古树 2025-09-08 06:16:00
40岁吴敏霞,官宣新身份 新学年,上海共新开中小学校34所(含新增学段)。一批家门口的公办新学校,带着“名校基因”,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其中上海宋庆龄学校附属徐汇实验小学迎来首批一年级新生。学校由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级教师、白玉兰奖获得者等领衔,创新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奥运冠军吴敏霞、指挥家汤沐海、人文博物专家杨志刚、农 2025-09-07 23:05:00
宣城124所学校体育设施,常态化开放! 【来源:宣城发布】宣城市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公告为方便广大市民就近参加体育锻炼,市教体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学校体育设施对市民常态化开放。现将开放情况公告如下:宣城市宣州区郎溪县广德市宁国市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各校具体开放时间、管理办法见学校门前公告(寒暑假开放时间另行公告)。来源 | 宣城市教育体育局官微 2025-09-05 07:38:00
陕西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本报讯(记者 冯丽)陕西省教育厅等十八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年底,50%的县(区)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区)全面建立“教联体”,推动省市县(区)校“三秦家长学校”建设全覆盖,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 2025-08-23 0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