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6:10:00
来源:新农观
玉米结束了阶段性高点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磨底的阶段。
那么,问题来了,玉米为啥要磨底呢?
首先,这是市场规律。
俗话说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那玉米现在是什么市?
确切地说,是牛市进入熊市以后的超跌回调。也就是说,原来玉米的供需平衡被打破了,然后经过一番折腾以后,开始重新寻找平衡。
那既然是重新寻找平衡,那就得重新寻找一个区间,即有底也有顶的区间。
而年后在多重利好的支撑下,玉米完成了阶段性的顶部,所以接下来,就要进入一个寻底的过程。
毕竟现在不是牛市嘛,总不可能光有顶没有底,所以寻底磨底,这是市场规律。
其次,这也是供需双方交手的过程。
之前没交手吗?
也不能这么说,但是之前主要是以政策为主导,大家都在看政策的脸色,但随着政策增储逐渐结束,供需双方开始真正独自上战场了。
但是这两方也都有所顾忌,比如虽然市场看涨玉米,但是手里有粮的贸易商也并不敢硬挺价。
为啥?
前车之鉴,小赌怡情,大赌就要伤身了。
所以即使是市场上喊涨之声叫得震天响,但其实贸易商挺价的动力并不强硬,也开始搞风险分摊,即有利就出,见好就收,不全等到最后再卖。
而用粮主体呢,也是在试探性的出价,既不敢狠压价,也不会猛提价。
所以,这个过程就是双方互相试探底线的过程。
那么,第二个问题,这个底得磨多久?
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我们依然认为,后续的玉米依然会有机会,所以才有磨底一说。
不然如果玉米一直就这么趴着,那也就无所谓底了。
那为什么认为玉米会有机会呢?
从供需层面来说,玉米有这个条件。
去年玉米是一个略减产的状态,而且不光减产,水分也偏大,也就是说,玉米是一个减产又减质的状态。
而另一方面,进口玉米今年明显减少。
比如,今年前两个月里,我国进口玉米数量仅为18万吨。
去年是多少?
619万吨。
对比去年,今年的降幅达97%。
而且根据多方预测,今年的进口玉米数量可能会回归到配额以内,也就是720万吨以内。
而且不仅是进口玉米少了,进口替代谷物也少了,比如大麦、高粱等,都是一个下降的趋势。
所以,今年的玉米供应将更加回归到国产玉米身上,这是国产玉米有机会发力的一个客观条件。
另一方面,政策端也给这个机会。
一是国内新一轮千亿斤增产任务,我们曾分析过,在这个任务之中,玉米肯定是主力军。
二是中美贸易战再次打响,也客观上需要提振国内粮食市场的士气。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政策端对玉米似乎是格外地青睐,甚至是年还没过完呢,就开始着急增储了。
所以,客观有机会,政策也给空间,这是玉米有机会发力的一个底层逻辑。
那么再回来说这个底得磨多久?
我们依然维持之前的看法,即至少新麦上市之前,玉米难有大变化。
为什么?
第一,需求压制。
深加工有一定支撑,但是随着玉米价格的上涨,现在也放缓了,而且深加工毕竟只占玉米消费的三成到四成,不足以影响玉米整个市场。
而饲料企业还是我们说的,库存充足,再加上新麦即将丰产上市,观望情绪很浓,再加上猪价还跌得懵圈呢,这时候不会大肆采购玉米。
而且别忘了,港口库存还有一大堆合同粮呢,所以需求根本不急。
需求不急,玉米就难有大的提振,所以更多就是拉锯战,量少了就提提价,量多了就压压价。
第二,小麦“抢镜”。
距离新麦收获越来越近,市场的关注点也开始逐渐转移到小麦身上来。
而小麦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腾仓,一个就是替代。
所以,在小麦行情未定之前,玉米难有大动作。
而新麦上市以后,与玉米会有一个新的比价关系,届时或将拉动玉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转自:新农观)
争抢万亿氢能产业链 多地政府发布金融政策支持 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氢能产业链备受关注。两会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透露,近期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的是做优、做强、做大创新型企业。市场预计,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投资氢能产业的时代已经到来,在万亿“航母级”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支持下,我国氢能产业规模也 2025-04-05 02:06:00
中国向“对等关税”发起反制,美股开盘集体大跌 4月4日晚,针对美方“对等关税”的单边霸凌做法,中国接连发布一系列反制措施。对于中国的反制措施,市场也迅速作出反应。北京时间4月4日21时30分,美国股市周五开盘,三大股指集体低开逾2%,道指跌2.34%,纳斯达克指数跌3%,标普500指数跌2.50%。4月4日,美股开盘后集体大跌美股盘前,美国对等 2025-04-04 22:13:00
永济市市场监管局与市消防救援大队开展电梯应急救援联动交流 【来源: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_工作动态】永济市市场监管局与市消防救援大队开展电梯应急救援联动交流 发表时间: 2025-04-03 10:06 4月2日,永济市市场监管局与市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开展电梯应急救援技术交流,通过部门协同、专家赋能、实战研讨等方式,全面提升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扎实推进 2025-04-03 21:57:00
财政部:惠誉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有失偏颇,不予认可 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就惠誉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记者问:4月3日,惠誉发布报告,决定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调降至“A”,请问财政部对此有何看法?答:本次复评过程中,我们与惠誉评级团队进行了大量深入沟通,惠誉方面虽承认中国较其他同评级经济体具有更为稳健的经济增长前景和全球贸 2025-04-03 21:22:00
依依股份回应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现阶段公司正积极与客户进行沟通 共同探讨应对策略 人民财讯4月3日电,依依股份(001206)4月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历史上2018年公司出口至美国商品仅短暂加征关税,关税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仍需进一步观察。现阶段,公司正积极与客户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应对策略。同时公司也将加大力度开发新的国际市场和客户资源,例如欧洲的部分国家,以及宠物经济正在兴起的东 2025-04-03 2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