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5:25:00
当传统非遗技艺与青年公益实践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南京某高校非遗实践团队以国家级非遗南京绒花为切入点,通过实践教育、技艺研习与校园公益联动,探索出青年助力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相关活动获社区、博物馆多方支持。
实践筑基:非遗教育浸润童心
2024年8月暑期,团队赴溧水区横山村开展“三下乡”公益课堂,面向6-10岁儿童设计沉浸式非遗体验课程。通过“粘土模拟绒花制作”活动,将绒花的“勾条、打尖、传花”三大工序转化为趣味手工教学,指导孩子们创作出立体绒花挂饰、创意摆件等作品,累计服务儿童127人次。
同年11月,团队联合白马社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组织30余名6-12岁儿童进行主题绘画创作。在“1对1志愿者陪伴”模式下,孩子们以绒花为核心元素,完成《花间茶语》《金陵春色》等42幅画作,部分作品成为团队非遗衍生品设计灵感来源。
技艺深研:向传统汲取创新力量
项目初期,团队负责人姚仕野带队赴南京明孝陵博物馆绒花工坊,系统学习非遗传承人制作技法。通过学习“选绒、勾条、定型”全流程实践,团队积累传统工艺经验,并尝试将现代设计思维融入创作,制作出绒花雨花茶创新结合的手工作品此类非遗衍生品50余件,其中20件用于社区课堂教具展示。
公益赋能:校园义卖传递温暖
团队计划于2025年内举办“非遗传承校园公益义卖”,展售成员手工制作的非遗衍生品。义卖所得款项将全额捐赠至学院助学基金,用于帮扶困难学生。目前首批50件绒花手工艺品已制作完成,产品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如渐变流苏设计、迷你便携款式等。
未来展望:接力传承非遗之火
团队已建立标准化活动流程手册与教学素材库,确保项目可持续运行。据悉新一批参与学生计划探索绒花与其他南京非遗技艺的融合路径,继续践行“非遗创新性融合”理念。
免费!长治荫城古镇沉浸式体验区开放 好消息!上党文旅集团精心打造的《胜利时刻·荫城1945》情景再现沉浸式体验区正式开放!9月的每个周六上午及国庆假期期间,体验区将以“公益定点演出+游客体验参与”的形式举办公益展演。体验区位于上党区荫城古镇老东街,范围西起馆街、东至后圪廊口,北起三圣堂、南至井坡秧歌院。游客可通过关注《上党文旅集团》公 2025-09-08 17:30:00
柚罐漆韵 在广西桂林市雁山区柘漓文化产业园的一间工作室里,淡淡的漆香与柚香轻柔交织。王伯杨双手捧起一个柚壳,从开口处依顺时针方向有序揉捏柚皮。柚子皮经多次揉捏脱水方能定型,这样一个步骤,他要耗时3天至4天。捏柚皮是柚罐定型的关键一步,需慢工出细活。“丝毫不能急,一着急,用力不均,柚子皮的受力就不均匀,制作的柚 2025-09-06 06:30:00
中科大团队发现火星存在固态内核 来源:【中国教育报】本报讯(记者 方梦宇)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团队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千米的固态内核,并揭示其主要成分构成可能是富含轻元素的结晶铁镍合金。北京时间9月3日,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火星作为太阳 2025-09-05 15:16:00
“相约三小,筑梦起航”信阳市平桥区第三小学2025级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 一季闻花,一季听雨,一季盛开,一季成长。 当时光的脚步越过春夏秋冬, 美丽的校园又迎来了一批可爱的小豆包。夏末的余温尚未褪去,初秋的朝气已然升腾,新的遇见与奔赴唤醒了沉寂良久的校园。8月31日上午,信阳市平桥区第三小学举行了“相约三小,筑梦起航”——2025级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欢迎一年级的 2025-09-01 15:33:00
用标准筑基 携文化出海——兰州牛肉拉面加速迈上标准化品牌化新征程 【来源:兰州日报】近日,“牛肉拉面制作师”国家职业标准编制启动会在兰州召开,这一消息为陇原特色饮食文化发展按下加速键。从街头巷尾的谋生手艺到国家认可的“正式工种”,从滋养一方的地域美食到代表城市的文化名片,如今,这碗承载着城市记忆的拉面,正通过标准化筑基、品牌化赋能,从街角小店走向全国餐桌,甚至飘香 2025-08-26 10: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