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18:08:00
“敢饮头啖汤”的顺德,不仅民营经济出圈,美食、龙舟、功夫、水乡等文化名片出彩,就连古建筑里蕴藏着的“温度调节智慧”,都被央视实名“认证”,成为诠释“中国智慧”的立体教科书。
7月12日上午,CCTV-13《新闻直播间》,把镜头对准了顺德乐从青云巷的古建筑群。央视记者通过实地走访、游客随访、专家解读的方式,剖析了顺德古建筑自带“天然空调”背后,藏着的玄机和智慧。
一起来看看,顺德古建筑如何用“智慧”征服岭南酷暑。
防暑度夏,顺德有“凉”方!
在顺德乐从,一座拥有12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中,有一条名叫青云巷的小巷子,在40℃的高温下,那里依然是凉风习习,是怎么实现的呢?
为了贴近古人的体验,央视记者特意穿上了中式服装,走进青云巷里的陈氏大宗祠。记者的感受是:走进青云巷后,瞬间就感受到了与外界截然不同的凉爽感。
通过央视记者手持的温度计可以看到,此时,外面的街面温度是41℃,而青云巷里的温度,则是37℃。妥妥地自带“天然空调”!
游客的体验也很直观。游客陈小姐说,由于天气比较热,她特意带了风扇出来游玩,但走进陈氏大宗祠后,感觉比较凉快了。游客李女士也表示,在这座古建筑里,能感觉到丝丝凉风从四面八方吹来,非常棒。
那么,青云巷里为何如此凉爽?其建筑构造中暗藏着哪些玄机?
央视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整条青云巷里面的山墙主要使用的是水磨大青砖,墙体是步步高的设计,从8米到15米不等。它形成了一种“烟囱效应”:热气从上方排出,冷气从底部补充,形成了自然的穿堂风。
广东省文物古建筑专家麦立军表示,青云巷两边的山墙比较高,所以,只有中午的太阳才能照进这条巷子里,这就能起到很好的通风隔热作用。
而且,祠堂的整个建筑群是由多个庭院组成,青云巷连接着前院、后院、厅堂和厢房,不同的区域,日照和通风条件也不同,形成了温差。
麦立军表示,青砖的颜色是灰色的,热反射就不会那么明显,白天吸热,晚上就会慢慢放热出来,“青云巷的凉风通过两边的横门,就引到室内去了,起到很好的降温作用。”
央视的报道指出,这些设计结合了气候特点与物理原理,让青云巷成为天然的“降温通道”,体现了传统建筑对环境的精准适应。
在央视的镜头下,顺德的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成为诠释“中国智慧”的立体教科书。这些穿越时光的建筑瑰宝,正在用最鲜活的姿态向世界讲述着传统与现代共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文/顺德融媒记者黄秀娴
电缆垂落阻交通,民警撑杆托举近一小时 央广网黄山8月13日消息(记者 周然 见习记者 刘浩)近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长潭村附近,数根通信光缆突然垂落,横跨103省道。光缆悬空、落地,瞬间成了“拦路虎”,车流拥堵。徽州区洽舍派出所民警接报火速赶到,确认是通信光缆而非高压电线,确保处置安全。民警就地取材,抄起一根3米多长的干燥竹竿,托举光缆 2025-08-13 20:12:00
沈阳博物馆推出“海上寻宝”暑期大课堂活动 8月12日,记者从沈阳博物馆获悉,为丰富广大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本周一至周日每天上午9时30分,沈阳博物馆推出“海上寻宝”暑期大课堂活动,带着他们穿越时空,探索清代外销艺术品的奇妙世界。据记者了解,本次暑期大课堂是依托正在沈博举行的“源同流异——清代外销艺术品展”而举办,参加大课堂的中小学生将跟随志 2025-08-13 06:03:00
呼和浩特暑期消费市场“多点开花” 暑期的呼和浩特,消费市场涌动多元活力。运动场馆里的汗水映射着健身热潮,驾校训练场的忙碌见证着“考证经济”的升温,亲子旅行热度攀升,家长们为孩子眼睛、牙齿、身高等方面投入健康消费……各类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勾勒出暑期市场“多点开花”的热闹图景。羽毛球场上挥汗如雨●运动健身热浪涌在暑假消费热潮中,体育运动 2025-08-12 08:26:00
AI伴侣虚火褪尽?下半场角逐正悄然开展 科创板日报7月24日讯(记者 李佳怡 实习记者 吴雨桐)“在现实中很难遇到志同道合的人,AI至少缓解了我的孤独感。”一位长期依恋AI伴侣APP的用户向记者袒露心声。近日,马斯克旗下AI公司xAI宣布,AI聊天机器人Grok推出基于Grok 4大模型的全新“伴侣”功能。这则消息也将国内沉寂已久的AI伴 2025-07-24 21:53:00
已确诊3645例!武汉疾控再发提醒 近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发生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最新通报显示截至7月23日广东省佛山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三水区、高明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45例均为轻症病例国家疾控局近日派出工作组赴佛山现场指导,国家疾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仍处在高位平台期,疫情形势还相当严峻。武汉 2025-07-24 2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