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7 19:17:00
文 | 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金妹妹了解到,关于“大型险企注资”的讨论,最近在业内出现了诸多热议与分析。
一个多月前,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完善资本补充机制,“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已经提上日程”。
更早之前,3月四家国有大行获得了财政部特别国债支持,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这为“大型险企注资”的布局谋划,提供了实施参考框架。
过去两年,包括今年在内,大型保险机构频密发债“补血”,令其偿付能力暂时无忧,似乎很是“不差钱”。
但监管释放注资信号之时,理解大型险企的资本补充动作,便不能局限在大型险企自身的单点行为,而是关乎行业稳定、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应对潜在危机的多重考量。
今年以来,大型险企发债浪潮,可谓汹涌澎湃。
6月4日,中国平安(601318.SH)公告称,拟根据一般性授权发行总额为117.65亿港元的零息可转换债券,该债券将于2030年到期。
平安之前,今年一季度仅新华保险(601336.SH)、泰康人寿、泰康养老、太平人寿、阳光人寿等五家发行的永续债,就合计超过330亿元。
再回顾2023年和2024年,险企发债规模已经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发债主体多数也是规模较大的险企。
连续发债“补血”之后,各家大型保险机构的偿付能力暂时无忧。
不过,当立足行业中观与宏观视角,分析对大型险企的“注资信号”,监管无疑有更高的站位与格局。
在李云泽透露“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已经提上日程”后,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举一是未雨绸缪,以应对保险行业尤其是寿险行业经营面临的潜在不确定性;二是为强化大型保险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当前,利率不断走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中长期利率下行,导致传统险准备金计提增加,直接侵蚀当期利润。
业内人士测算,利率下行1个百分点,传统险准备金需增加数十亿元。
同时,过去售卖的大量刚性兑付成本在3.5%以上的保单,在资产端收益率下行之时,变成利差损阴云。
上世纪末,各家寿险公司均尝过一轮利差损之苦,累计亏损超千亿元。
哪怕是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历经数年才借由寿险大发展的东风,消化掉当年的巨额利差损。
除了利润震荡不断撕扯,保险公司加码权益投资,同样令其偿付能力承压。
2024年权益资产加仓幅度冠绝上市险企的新华保险,即是一例。
在2024年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新华保险表示,受公司资产组合变化等影响,最低资本上涨15%。最低资本的上升,意味着偿付能力的下降。
因此在该季度,即便新华保险已发行100亿资本补充债,仍无法抵消最低资本上升对偿付能力的拖拽,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下降超过20个百分点。
偿付能力限制,正在考验险企的资产负债管理平衡术,也让监管极力鼓励的险资入市,无形中被打了折扣。
而今,监管如选择提前布局,在大型险企偿付能力亮红灯前,为之补充资本,将更能起到维稳行业之锚的作用。
关于“大型险企注资”的布局谋划,早有预演。
今年3月,财政部发行首批特别国债,积极支持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除了防风险外,也可看出决策层对国有银行发挥更大作用,抱有殷切期待。
有业内人士表示,自2019年个别中小银行风险暴露以来,叠加国有大行在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国家战略任务中的主力作用凸显,高层对银行业的政策态度,也出现明显分化。
这种分化,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得到进一步明确——“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同时“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
这一逻辑,在保险“国十条”中同样显现出来。保险“国十条”提到,支持大型保险机构做优做强,引导中小保险公司特色化专业化经营发展。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大型保险公司确实背负着更大的担子。
在上一轮问题险企出清中,中国人寿、中国太平(0966.HK)、中国平安等头部险企,就担当了“救火队员”乃至接力传递、层层化险的职责。
2023年4月,由中国人寿、太平人寿等11家国有大型寿险公司联合地方政府、保险保障基金共同出资339亿元成立专项基金,用于承接瑞众人寿前身华夏人寿的资产和负债。其后,中国平安承接了太平人寿持有的瑞众人寿股权。
此外,太平人寿也参与过恒大人寿的风险处置。
因在风险处置中参与较多,中国太平在2023年获财政部增资25亿元,成为财政部增资大型保险集团的先例。
在业内看来,补充资本也有助于大型保险公司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
不管是养老金融的发展、健康险的升级,抑或是资产端长钱长投、支持股市和科创企业,保险公司都需要卸下负担、移走偿付能力的掣肘之石。
更厚实的资本金,无疑会变成险企流入实体经济的弹药,这同样有助于各行业良性发展。
至于具体方法上,大型保险集团的资本补充,是否与国有大行做法一致,仍有待明确。
业内猜测,未来或股东增资,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形式进行;将来也不排除出台更多措施,方便大型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和永续债,以增强资本实力。
万达集团被执行4亿元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4亿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金融法院。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王健林,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国内一般贸易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王健 2025-09-11 16:05:00
沪深A股中期分红超过63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目前,沪深A股半年报公布收官,数据显示,有超过800家上市公司推出分红方案,分红金额超过6300亿元,中国移动、工商银行凭着超过500亿元的分红规模位居榜单前列,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石油分红规模超过400亿元位列其后。与去年同期相比,有704家公司推出总规模超过5800亿元的分红方案,今年沪深A 2025-08-31 15:00:00
榜单揭晓!东胜4家企业入选 今年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第27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共有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参加,其中营业收入前500位的企业为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东胜区4家企业上榜!!!↓↓↓①第120位 汇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②第186位 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③第229位 内蒙古伊 2025-08-29 15:03:00
影石创新:上半年净利润5.2亿元 同比增长0.25% 【影石创新:上半年净利润5.2亿元 同比增长0.25%】《科创板日报》28日讯,影石创新(688775.SH)公告称,上半年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51.17%。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0.25%。 2025-08-28 20:17:00
顶压前行、高开稳走!江苏将持续释放“一揽子”改革红利 8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以“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为主题,系统呈现全省在改革攻坚、开放拓展、城乡融合领域的实践成果与相关规划。面对复杂环境,江苏经济“顶压前行、高开稳走”: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万亿元、同比增长5.7 2025-08-27 1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