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6:08:00
【学思践悟】
作者:连宏萍(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是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等前沿科技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的直接表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强调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当前,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亟须加快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解决农业科技短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突破点,是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农村紧密结合而成的核心动力引擎。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路径,两者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契合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农业新质生产力高度关注新产业、新人才、新动能,强调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绿色优质,同乡村振兴追求产业兴旺、人才支撑、生态宜居的价值意蕴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来源。当前,数据科学、合成生物学等前沿创新成果在乡村治理、农业育种、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实践上是紧密衔接的。
培育和应用农业新质生产力,实质就是围绕科技兴农、科技强农,建立完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制和成果转化应用机制。从实践看,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优化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在革新农业要素投入的结构,在优化调整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的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活动注入更多前沿科技成果并形成新的生产要素。
二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新质生产力深刻影响着农业生产力,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比如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减少水、化肥等要素投入的同时,能够大幅提高农业的单产水平。
三是丰富农村产业形态。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能够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通过与农业农村资源要素结合形成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拓展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开辟新的途径并推动形成新的业态。
四是优化农村治理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应用有效推动了农村社会转型,通过改变农民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及生活方式重塑农村公共治理场景。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也更新了农村基层治理手段,有效提升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村务信息的透明化和便捷化水平。
五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有助于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能够为农民从事高产值、高收益的工作提供新的渠道。城乡间信息、资金、人才等要素的高效流动,能够为农民搭建新型就业场景、提供新型工作模式。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
面向农业强国、和美乡村、城乡融合等发展目标,我国亟须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面向未来农业发展新趋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未来农业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为主要支撑,以绿色化、智能化、高效化、产业化、集约化为主要特征,应用前沿科技改造农业生产方式、要素组成、发展模式的高度发达的农业发展阶段。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标志的合成生物学、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学、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领域,将是未来农业角逐的重要阵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应瞄准世界农业发展前沿,以突破良种繁育、智能农机等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为重点,应用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农业重大科技难题攻关队伍,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抢先研发原创价值高、应用范围广、引领成效强的重大前沿成果,全面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
坚持生态优先,建立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一方面,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加强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和应用,以保护性耕作等技术为支撑构建长期可持续的农业生态发展新模式。另一方面,针对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加快突破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技术短板,深入挖掘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路径,在水资源高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同时,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村其他产业绿色发展,把生态优先、优质高效作为农村引进和培育相关产业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农业资源保护体系,激活农村绿色生产力。
推进新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前沿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新型基础设施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本前提,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充分释放农村投资和消费潜力,全面提升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改善等领域的基础设施保障和服务能力,为应用和转化前沿科技成果提供必要载体。应着眼于城乡间、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合理推进水、电、气、路、网络等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促进数据共享与应用。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支农强农新型劳动者队伍。人才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直接动力。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加强农民技术素养培育,应用互联网平台与田间课堂相结合等形式推进教育资源向基层倾斜,打造一支思想开放、技术过硬的职业农民队伍和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瞄准我国农业农村领域的主要短板,集中力量开展专项人才培养工作,为农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乡村全面振兴储备人力资本。通过政策引领、市场配置等形式吸引人才向农业农村回流,创新人才利用方式,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兴农、人才强农的作用成效。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31日 06版)
专家建议在刑法上对代孕作出明确禁止性规定 一名2007年出生的女孩为1974年出生的江西籍男子代孕,近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人民医院产下双胞胎。目前,当地卫健部门已对相关情况进行初步核查,产子一事属实。此次代孕事件发生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根据原卫生部颁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明确禁止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既然 2025-04-05 09:09:00
湛江启动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专项培训 【来源:湛江市教育局_政务公开_工作动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及教育部关于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AI)素养,推动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湛江市教育局于近日开展“2025年全市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专项培训”。该培训面向全市人工智能素养教育 2025-04-03 19:39:00
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专题谈 晋能清洁能源科技公司纪检委员秦仰华:强化自我革命韧劲 夯实纪律建设根基2024年,在晋能控股集团党委和驻集团纪检监察组的坚强领导下,晋能清洁能源科技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从“1”到“N”裂变成长的关键时期迈出了坚实一步。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提升、为“十五五”积势 2025-04-03 18:02:00
中信银行:金融赋能新征程共筑时代新辉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金融作为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肩负服务国家发展布局、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前行的重大使命。当下,中国经济正迈向提质增效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并行。中信银行作为国有金融体系重要成员,勇立时代潮头,以金融之力赋能国家战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现专业、稳健与 2025-04-03 15:52:00
海南大叶茶扦插繁育技术取得研究进展,将进一步提升育苗效率 南海网4月3日消息(记者 易帆 实习生 李英权)近日,记者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近3个月来,该科学院研究人员突破海南大叶茶扦插繁育技术瓶颈,研发技术配方专利1项,发表文章2篇。这有效解决了海南大叶茶的繁育瓶颈,提升育苗效率和成活率,为海南大叶茶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奠定坚实基础。海南大叶茶是我国首批审定 2025-04-03 1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