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5 10:50:00
□本报记者 杜清玉
当清晨的阳光洒向日喀则职业技术学院崭新的图书综合楼,藏族学生正捧着课本走向教室。这座由黑龙江援藏资金重点支持的建筑已成为日喀则市的新地标,再树“龙江援藏”新标志。
从2022年进藏至2025年,黑龙江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紧扣“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累计实施援藏项目103个,完成投资2.76亿元,用三年坚守的时光在雪域高原镌刻下龙江援藏的时代印记。
来自黑龙江牡丹江林口县的寒地大果沙棘在西藏日喀则康马县硕果盈枝,于高原之上筑起生态防护新屏障;百姓房前屋后空置的土地因青贮玉米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日喀则种植业结构优化、畜牧业提质增效显著。
三年来,产业帮扶成为增收“加速器”。工作队立足拓宽增收渠道,投资3350万元打造仁布县“培训—就业—孵化”一体化特色产业孵化园和江嘎尔藏戏传习基地,推广种植鲜食(青贮)玉米1000亩和寒地大果沙棘40.8万株,建设珠峰牛羊示范合作社和9座温室大棚,解决临时就业岗位1400余个,实现百姓增收6100余万元。这些成果成为援藏惠民的生动注脚。
2024年5月,一个让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百姓难忘的时间点。黑龙江省投入2000万元援藏资金建设的谢通门县供水管网升级改造项目竣工投产,困扰了谢通门全县城百姓多年的吃水大事终于解决了。
改善民生、为民造福始终是黑龙江省援藏工作的重点。聚焦急难愁盼问题,我省投资2.03亿元重点建设投用一批乡村路桥、县乡学校、乡镇卫生院、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7个乡镇购置负压救护车,大幅改善农牧区、边境乡镇和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用实干绘就了民生改善新实景。
一次黑龙江绥化之行,让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荣玛乡的乡党委书记许滨找到了致富的“金点子”——打造温室大棚,引进盆栽水果,预计平均每年实现盈利约15万元,带动当地就业约10人,加快推进日喀则市农业数字化建设。
这只是黑龙江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组织受援地市县乡三级农业农村干部到我省参观学习成果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还与东北农业大学开展校地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库服务,着力推广我省农业科技方面先进经验,助力日喀则市农业现代化发展;黑龙江大学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培训”项目,更抢先探索出藏区普通话普及新路径……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工作队不断深化龙藏两地交流,邀请我省110余名农林、畜牧、医疗、管理等领域专家到受援地现场授课并进行技术指导。选派760余名受援地干部人才赴龙江学习考察、跟岗锻炼,将持续“输血”转变为受援地自身“造血”。
教育医疗援藏托举起高原未来。“组团式”援藏教师团队支援桑珠孜区第二中学工作,成立“黑龙江基础教育援藏共同体”,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千余场教研活动。“天使之旅”项目中,419名先心病患儿被接回黑龙江免费治疗;“雪域光明行”实施270例免费眼科手术,让失明多年的牧民重新看见珠峰的壮丽雪景。
“第一次来到哈尔滨,像走进了童话世界。”2023年12月,一架搭乘着近百名西藏游客的“龙藏号”旅游包机顺利抵达哈尔滨,成为龙藏两地常态化进行文旅交往交流的开始。三年来,“龙藏号”旅游专列和包机双向开行,1000余名龙江游客与藏族同胞共赏高原风光,300余名藏族群众走进黑土地体验冰雪文化。“黑土颂·雪域情”文艺汇演、200余场青少年交流活动,让“五个认同”的种子深深扎根。
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龙江援藏队更显担当。2025年定日地震发生15小时后,首批救灾物资即抵达灾区。“龙藏一家亲”的情谊,在风雨同舟中愈发深厚。
站在珠峰脚下,援藏工作队队员们的脸庞被高原紫外线晒得黝黑,眼神却依旧明亮。“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他们用三年时光践行着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让龙江援藏的旗帜在雪域高原高高飘扬。如今,日喀则的乡村路桥串联起致富希望,校园里的琅琅书声传递着未来憧憬,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正是龙江援藏工作的生动写照。
两代人,一部高原教育变迁史 六月的清晨,晨曦如轻纱般洒向日喀则市康马县康如乡库青村。蜿蜒伸展的村道旁,妇女们围坐在一起,手中熟练地捻着羊毛线,细密的“沙沙”声交织着。她们轻声细语地唠着家常,话语间满是牵挂与骄傲,话题总是不自觉地绕到自家远行的儿女身上,“我家孙女在拉萨当老师呢。”“我家儿子毕业就找到工作了。”……难以想象,60 2025-07-15 11:19:00
西藏吉隆口岸泥石流已致我国一侧11人失联,尼泊尔一侧6名中方人员失联 据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消息,8日晨5时许,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吉隆口岸一带发生泥石流灾害。经初步统计,泥石流已致我国一侧11人失联,尼泊尔一侧已知有6名中方施工人员失联。 2025-07-08 14:01:00
中俄学者以档案为窗铭记战争创伤记忆 中新网哈尔滨6月24日电 (记者 史轶夫)24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档案与战争创伤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来自中俄两国的众多知名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档案在记录和传承战争创伤记忆中的重要作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6-24 18:14:00
雪域筑梦三年间 我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 □本报记者 杜清玉当清晨的阳光洒向日喀则职业技术学院崭新的图书综合楼,藏族学生正捧着课本走向教室。这座由黑龙江援藏资金重点支持的建筑已成为日喀则市的新地标,再树“龙江援藏”新标志。从2022年进藏至2025年,黑龙江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紧扣“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累计实施援藏项目103个, 2025-06-05 10:50:00
新时代背景下推进“托幼一体化”的策略分析 □门雅丽育儿问题牵动着千万家庭,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育服务”,为托幼一体化提供法律依据。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0-6岁婴幼儿的教 2025-06-04 1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