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永昌县人武部扎实推进民兵整组工作“三步靠前”质效显 “强肌健体”打得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5:34:00    

“民兵整组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抓手,半点马虎不得。”今年以来,甘肃省永昌县人武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民兵整组工作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重点在人员结构、前沿技术、制度机制上主动靠前,显著提升了民兵整组的效能,为国防动员体系现代化筑牢根基。

优化人员结构,打造新质民兵队伍

“某施工路段发生山体滑坡,通行中断,令民兵分队立即前出支援!”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参训民兵分队随即展开行动,抵近危险区域,进行险情排除。这是近日永昌县人武部检验新编组民兵专业分队支援保障能力,组织保交护路封闭式训练中的一幕。

“往年,民兵编组一般是依据编建目录实施,有些专业力量会与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出现重叠,造成资源浪费;有些由于就近编建的民兵分队力量不足,存在在编不在位的现象,导致任务完成不理想。”县人武部军事科参谋朱凯亮表示,在今年民兵编组中,他们加强与军地部门协调对接,赴基层街镇摸底数、查潜力、搞论证,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意见,与应急管理、人防、交通战备等有关部门建立军地会商机制,研究完善军地共同指导、协调、监督和考核等制度,依据各自需要合理划分编兵资源。同时,从实际实效出发,依据各地区潜力实际、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应急应战需要等,实行“常备力量与预备力量”的弹性编组模式,常备力量保持常态化执勤,时刻处于待命状态,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预备力量在平时从事各自的生产生活,当遇到大规模应急动员需求时,能够迅速集结,投入战斗,既保证了民兵队伍的日常运作,又能在关键时刻实现快速扩编,提高民兵队伍应对不同任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效解决交叉编兵、一兵多职等问题。

据了解,该县人武部还针对民兵分布及特点,以实用为出发点,优先明确民兵数量精准、专业对口精准、编组规模精准、实战成效精准“四个精准”原则,落实退伍军人、党员群体优先,专业对口优先,现实表现好的优先,文化程度高的优先,专业技术人才优先,关键性岗位优先“六个优先”要求,积极扩大行业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园区基干民兵组织组建规模,吸纳民用飞行器、无线电爱好者等社会组织及各类民间救援力量,提高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拓展侦察侦测、网络空间支援保障等新域新质力量,使民兵队伍具备全方位、多层次的作战能力。

探索前沿技术,培育新型战斗力量

特种车辆模拟器、无人机模拟平台、虚拟训练场……在县民兵训练基地,一大批科技感十足的新装备即将亮相。今年以来,该县人武部根据2025年工作计划部署启动“民兵数字化模拟训练系统”建设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成为民兵训练模式革新的关键突破点,让这支国防后备力量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无人机分队执行侦查任务

“过去制定大型救灾方案需要参谋团队数小时推演,现在智能决策系统5分钟内就能生成3套优化方案。”军事科参谋朱凯亮介绍,现代化的智能指挥平台已接入地方各应急数据库,可综合气象、地理、人员、物资等要素进行百万级数据实时分析。

戴上VR头盔,民兵王浩瞬间置身数字化训练场——暴雨中的城市巷战、高原极寒环境下的装备抢修、核生化污染区侦查等特情模块任选。人工智能技术为民兵训练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智能训练与仿真系统通过模拟复杂战场环境和各种任务场景,让民兵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训练,极大提高了训练的实战性和有效性。

“这架搭载智能识别模块的无人机,在民兵的侦查任务中,利用先进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雷达信号处理等技术,能够实现对战场或任务区域信息的实时感知和识别,大大提高了侦查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人工分析的工作量和误差,让民兵能够及时掌握情况并做出反应。”永昌县某无人机分队操作手范有成向笔者展示了无人机巡防画面。此外,无人飞行器、无人车辆等无人装备可以在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减少民兵在危险环境中的暴露风险。

“加快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等新型领域的新质战斗力,是提升打仗能力、赢得未来战争的关键因素。”该县人武部领导说,他们正构建“AI+民兵”技术标准体系,计划未来三年内培养出可以遂行应急任务的智能装备操作骨干,同时推进国产化智能芯片在民兵装备的适配应用。这支“不穿军装的部队”正加速向“科技密集型”转型,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完善制度机制,巩固民兵整组成果

“报告首长,焦家庄镇基干民兵点验大会准备完毕,请指示!”“开始……”近日,焦家庄镇举行2025年基干民兵集中点验大会,全面检验基干民兵编组质量和整顿成果。今年以来,该县人武部强化党委对训练的统筹领导,将按纲施训纳入地方党委议军会、国防动员委员会重要议题,明确县、镇(乡)党委书记为训练第一责任人,将训练落实情况纳入党管武装工作考核、领导干部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刚性制度约束,推动地方党委、政府从“被动保障”向“主动抓训”转变。

按流程召开民兵点验大会

在整组工作开展之前,他们按照“组织准备、实施调整、验收总结”三阶段流程,分步骤完成潜力调查、政治审查、点验宣誓等关键环节,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保障整组工作的质量与合规性。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战斗力检验评估”体系,通过集合点验、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民兵队伍的在位率、专业对口率等关键指标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对不达标的单位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动民兵整组工作不断优化。

新编建的民兵分队

与此同时,该县人武部加大对民兵装备建设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更新抓捕器、无人机等先进装备,提升民兵队伍的装备水平。积极探索军地装备共享模式,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建救援分队,整合社会资源,为民兵整组工作提供坚实的装备与经费保障。落实《民兵工作条例》关于“基干民兵年度训练时间不少于9天”的规定,协调编兵单位建立“训练误工补偿”制度,对参训民兵发放训练补助、保留参训期间福利待遇,解除后顾之忧。

编为用,建为战。在军地合力抓建下,民兵分队建设实现“强肌健体”、扩容增质,遂行任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成为一支支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应战应急“拳头力量”。

(朱凯亮 孙瑞)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许小娟

编审:温韬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