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4:59:00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
光明日报北京4月8日电(记者晋浩天)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这一突破性成果为细胞能量代谢研究及衰老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全新工具。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先进科学》。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却自成一个个蕴藏无限奥妙的微观世界。每一个细胞都犹如一个功能完备、秩序井然的城市,其间各种细胞器相互作用,维系着人体的正常运转。其中,线粒体作为细胞的“动力工厂”,其内膜结构的功能异常与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密切相关。然而,传统荧光探针受限于波长较短、穿透力不足,难以实现对线粒体内膜的精准标记。
“线粒体内膜的磷脂成分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但其动态变化机制尚不明确,我们希望通过近红外荧光技术,突破可见光波段的限制,直接观察线粒体内膜的生理状态。”席鹏表示。
席鹏及其团队长期深耕超分辨显微成像领域。此前,团队便成功搭建了多套超分辨系统,为细胞装上了超级“放大镜”,让“细胞城”的“街景地图”清晰具体地呈现在大众眼前。此次研发的新技术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将分辨率提升到几十纳米级别。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团队验证了HBimmCue的荧光寿命对溶剂极性和膜序的敏感性:HBimmCue在低极性、有序的膜环境中表现出较长的荧光寿命,而在高极性、无序的膜环境中荧光寿命较短。此外,HBimmCue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组织渗透性,能够与多种超分辨率成像兼容。
席鹏介绍,目前,HBimmCue探针已在小鼠卵母细胞和小鼠早期胚胎发育模型中验证其有效性。实验数据显示,相较于年轻的小鼠,来源于年老小鼠卵母细胞的线粒体内膜的有序性与功能都受到损伤,进一步揭示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疾病的关联。
“HBimmCue作为一种新型荧光探针,为研究线粒体环境和功能提供了强大工具。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线粒体生物学的发展,还为代谢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生殖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与新工具。”席鹏说。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9日 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国有序开展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 光明日报北京4月10日电(记者刘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做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有序开展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确保如期实现“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目标要求。通知明确,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应具备 2025-04-11 04:50:00
细胞能量代谢研究有了新工具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光明日报北京4月8日电(记者晋浩天)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这一突破性成果为细胞能量代谢研究及衰老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全新工具。相关研究 2025-04-09 04:59:00
图片报道 4月7日,北大荒集团黑龙江荣军农场有限公司第五管理区工作人员在大型播种机上加装滴灌带铺装设备。4月7日,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十管理区水稻田中,农民在平整土地。时下,黑龙江省积极推进春耕春播生产。在黑龙江垦区,旱作区农机检修改造和拌肥等作业正在紧锣密鼓开展;水田区播种等如火如荼进 2025-04-08 03:44:00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外周神经系统存在新型“免疫哨兵” 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深圳4月7日电(记者陈宇轩)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该院研究员李汉杰团队在人体外周神经系统内发现了小胶质细胞,刷新了过去科学界认为这种“免疫哨兵”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及相关疾病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潜在靶点。研究成果当日在线发表于国 2025-04-07 23:40:00
翰森制药(03692.HK):注射用HS-20122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来源:格隆汇APP格隆汇4月7日丨翰森制药(03692.HK)发布公告,集团一款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注射用HS-20122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拟开展用于晚期实体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或结直肠癌等)的临床试验。 2025-04-07 19: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