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6:26:00
今天(4月21日)
中国旅游研究院在京发布
《202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
并公布“2024年度游客满意十佳城市”
苏州
凭借独特的城市魅力
与出色的旅游服务
成功上榜
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基于“期望——满意”理论构建涵盖现场调查、网络评论、投诉质监三大维度的评价体系,自2009年起连续16年开展面向全国60个主要城市和境外27个热门出境目的地的游客满意度研究与监测。
作为中国人的“梦里江南”
苏州一直以来
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并以旅游满意度提升
全力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
绘出更精彩“诗和远方”
苏州
是一座“双面绣”城市
一面是历史人文
一面是现代都市
姑苏城里,结合古城片区综合更新,让十全街、五卅路焕新升级。打造全国首个“小奢中心”,汇聚众多国际品牌,让古城不古板,高端不高冷。
漫步古城,桃花坞唐寅故居文化区也是个好去处,今年春节,文化和旅游部将“非遗贺新春——古城过大年”主会场放在这里,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古城、解锁古城、爱上古城。
姑苏城外,还有星罗棋布的周庄、同里等一众“江南水乡”,和计家墩理想村、林渡暖村等“鱼米之乡”,成为游客在深度体验“苏式生活”的理由。
苏州
持续探索
“文旅+百业”融合发展路径
聚焦迭代,通过创意赋能让传统文旅资源焕发新生机,创新推出拙政问雅·夜苏博Plus版、只此周庄、青靛甪直、虎丘秘境等沉浸式体验产品。
聚焦创新,推出周庄数字梦工厂、太仓阿尔卑斯雪世界等全新文旅项目;推出20余条低空文旅航线,古城、古镇、太湖等水上游线路以及10条郊野徒步线路。
聚焦融合,出台促进文商体旅农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聚焦演唱会、体育赛事、创意展会,推动“文旅+演艺”“文旅+商圈”“文旅+市集”,提供多元消费选择。
在服务方面
苏州做了几件“小事”
却收获意想不到的“大爱”
推出“自在游”行李直送服务,让“轻装旅行”成为苏州标配。
推出机关企事业单位免费开放假日停车资源以及旅游接驳换乘服务,让游客摆脱停车焦虑。
打造70家旅游驿站,提供休憩、咨询、寄存等10余项服务。
率先实施旅游线下购物30日无理由退货。
在浦东机场设立入境旅游咨询服务点,打造多语言“一码游苏州”平台,推出“SUZHOU PASS联名卡”,让入境游客感受到苏州速度和温度。
文旅市场的管理
从来不应缺少人情味
苏州想了更多“活起来”的妙招
取消预约制度。率先对全市非热门景区取消实名登记预约,让“说走就走”成为可能。
创新开发“君到苏州”文旅总入口,推出“AI伴你游”“AI避高峰”,实现全市智慧文旅联动共享。
关注游客合理诉求。建立1小时内取得联系,3小时内初步答复,8小时内解决的“138”快速处理机制。
在苏州
遇见诗意
也遇见烟火
遇见历史
也遇见未来
五一假期将至
欢迎大家
走进苏州
品一杯碧螺春茶
品一曲《牡丹亭》
赏一寸“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东方智慧
我们在苏州
等你啊
来源:苏州新闻
编辑:小w
全国十佳,苏州上榜! 今天(4月2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在京发布《202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并公布“2024年度游客满意十佳城市”苏州凭借独特的城市魅力与出色的旅游服务成功上榜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基于“期望——满意”理论构建涵盖现场调查、网络评论、投诉质监三大维度 2025-04-21 16:26:00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安徽往前赶】“千载诗城”的好山好水好“钱景” 仲春时节,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的林间步道上,三三两两的游人正在惬意地拍照打卡,沉醉于这片天然氧吧。“我和朋友慕名而来。”近日,在大山村康养的徐州市游客陈冉对记者说,置身秀色山水间,品尝山泉水冲泡的新茶,别有一番滋味。池州市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生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提 2025-04-21 00:10:00
书香浸润古韵 文化赋能景区 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太原市图书馆“文化进景区”春日书香盛宴,4月21日起在晋祠博物馆举办,阅读经典、非遗工坊、主题摄影征集等活动,祠阅千年,共沐书香。阅经典,觅晋魂。以晋祠千年古建为天然书卷,牡丹盛景为阅读背景,市图精选历史文化相关书籍、期刊杂志等,在胜瀛楼设置特色阅读驿站,让游客在移步换景间尽享 2025-04-20 20:49:00
3月赴美外国游客数量加速下滑 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国际贸易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赴美外国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近12%,降幅较2月的2%大幅扩大,是自新冠疫情以来的首次显著下滑。业内人士担心,如果下降趋势持续,美国旅游业今年可能将遭受数十亿美元损失。美国《华盛顿邮报》18日援引美国国际贸易署发布的数据报道,3月赴美的加勒比地区游客 2025-04-20 19:02:00
报告显示:全国“健康城市”数目占比近八成 中新网兰州4月20日电 (冯志军 刘玉桃)20日发布的《中国生态城市绿皮书(2024)》显示,2013年至2022年十年间,全国健康城市的数目从62.68%提升到79.8%,亚健康城市数目从30.28%下降到18.8%,十年间进入前10名的城市变化较大,表明我国生态城市发展规律是健康城市逐年增多,亚 2025-04-20 17: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