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1:13:00
被誉为“浆果之王”的蓝莓,过去主要依靠进口进入中国市场,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口感,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可惜价格有点高。
今年以来,不少消费者发现,市场上的蓝莓没有之前那么贵了。其实,消费市场的新风向背后,是国内蓝莓种植范围的拓展、种植技术的革新和产业链的日益完善。2024年,我国蓝莓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40多万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跃居全球第一位。作为核心产区,云南贡献了全国三分之一的蓝莓产量。
眼下,云南省红河州各蓝莓产区迎来了丰产期。在蒙自市草坝镇现代化蓝莓大棚基地里,成片的果树长势葱郁,果农陆竹戴着特制指套小心翼翼地采摘蓝莓。他说,这样才能保护蓝莓表面那层珍贵的果粉完好无损——这层“白霜”正是蓝莓高品质的象征。
从2018年的零星种植,到如今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在这片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神奇土地上,蓝莓产业正创造着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种植户杨玉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果农 杨玉科:6亩地5吨果,可能是50多万。蓝莓的“622”模式发展到农户的时候,这些地价值几十倍翻上去。
果农口中的“622”模式,即水果销售收入按照农户60%、村集体企业20%、龙头企业20%的比例进行分配,核心是企业、集体、农民合作共赢。
蓝莓品质和口感的提升,离不开规模化种植这一基础,更得益于种植技术的革新。走进云南蒙自市草坝镇伍田农业公司的基质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正以每小时150立方米的速度产出栽培基质。工作人员通过数字智能系统精确操控着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
流水线生产出的基质选用全天然优质泥炭、椰糠、珍珠岩等有机材料。相较于传统土培,基质无土栽培不仅产量高、周期短,还使果品口感更脆甜、营养也更丰富。
蓝莓品质不断提升的背后,当地还酝酿着一场“种业突围战”。目前,国内的高端蓝莓种苗全部依赖进口,每株价格高达25元,并且还需要缴纳种植收入的20%给国外的品种商。红河州蓝莓产业联合会会长赵崇军介绍,当地正在努力扭转这一局面。
红河州蓝莓产业联合会会长 赵崇军:我们的重点是聚焦蓝莓品种的育种,通过育种项目的启动,来破解我们云南蓝莓产业“卡脖子”的难题,让我们蓝莓的产业未来可持续。
如今,颗粒饱满、口感脆甜的国产蓝莓不仅深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舶来品”蓝莓正成为“外销货”。在蒙自海关,一箱箱蓝莓正通过“绿色通道”快速通关。
过去,国产蓝莓因保鲜技术不足,很难进入高端市场。通过GAP认证和出口基地备案后,如今的云南蓝莓出口到了泰国、印尼、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2024年,仅蒙自海关监管出口蓝莓就有1425吨,占全国出口蓝莓数量的五成以上。今年1至2月,蒙自海关监管出口蓝莓已达246吨,同比增长1.3倍;货值1258万元,同比增长1.9倍。
农业公司销售经理 陈灿灵:今年,公司销售额预计将突破2亿元,达到去年的三倍之多。公司今年成功打开马来西亚的市场,实现产品出口。
蓝莓的国产化之路,正是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当第一缕阳光掠过哀牢山,蒙自草坝镇的万亩蓝莓又迎来新一天的丰收。从内销困难到出口爆单,在这片红土地上,小浆果还在继续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肖金兰
海北:第一季度签约资金29.2亿元 青羚网讯达成无人机试飞基地及智算中心、清洁能源开发等项目的合作,与四川、江西等地企业签订项目协议……今年一季度,海北藏族自治州以强劲开局实现项目签约新突破,签约项目11个,签约资金达29.2亿元,新续建项目到位资金8.38亿元,为海北州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海北州聚焦重点产业、优势企业、特色 2025-04-05 08:44:00
争抢万亿氢能产业链 多地政府发布金融政策支持 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氢能产业链备受关注。两会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透露,近期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的是做优、做强、做大创新型企业。市场预计,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投资氢能产业的时代已经到来,在万亿“航母级”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支持下,我国氢能产业规模也 2025-04-05 02:06:00
轻纺兴毛尖俏文旅火 都匀奏响特色产业“三重奏” 剑江河畔春潮涌,三产融合势如虹。站在黔南州都匀市西山顶眺望,城市西边是绿茵湖街道轻纺工业园的智能化生产线;东边,绿博园与秦汉影视城、茶博园等景点遥遥呼应;环绕城市北边和南边的高山上,春风又吹绿了万亩都匀毛尖茶园。轻纺工业兴旺、旅游业红火、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向上,市民就业渠道多,城市发展活力足。“过年至 2025-04-04 09:07:00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孙副林:加快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项目“四梁八柱” 权威访谈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孙副林:加快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项目“四梁八柱”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冀冀通讯员 朴希鹏“不容松懈,时不我待。”4月3日,在接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孙副林用这8个字,浓缩总结文昌国际航天城“起步即冲刺”的奋进姿态。 2025-04-04 08:08:00
“舶来品”成为“外销货” 云南蓝莓如何成为国货之光? 被誉为“浆果之王”的蓝莓,过去主要依靠进口进入中国市场,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口感,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可惜价格有点高。今年以来,不少消费者发现,市场上的蓝莓没有之前那么贵了。其实,消费市场的新风向背后,是国内蓝莓种植范围的拓展、种植技术的革新和产业链的日益完善。2024年,我国蓝莓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 2025-04-03 1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