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07:05:00
如何实现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携人社部、商务部、央行相关负责人就最新政策措施“组合拳”回应外界关切,并表示加力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这些政策大部分将在二季度落地。
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
在扩大内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更好发挥内需主动力的作用,具体的思路办法也已经明确了,那就是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做强国内大循环。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养老产业等支持。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将指导限购城市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扩大服务消费 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
赵辰昕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包括五方面内容:
在支持就业方面,主要包括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等举措;
在稳定外贸发展方面,主要包括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扩大服务产品“出海”,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等举措;
在促进消费方面,主要包括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等举措;
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主要包括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举措;
在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等举措。
以上这些政策都注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相关新闻
10省份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到个人
国家医保局消息,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内蒙古、黑龙江、上海等10个省份全面实现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
生育津贴也叫“产假工资”。参保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生育津贴代替,这笔钱来自“五险一金”的医疗(生育)保险基金。以前领取生育津贴,是医保部门先把钱打到单位账户,再由单位发给参保职工,申领流程复杂,耗时长。
近年来,医保部门持续推进生育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目前全国大约三分之一的统筹地区已实现了这一目标。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发,单位平均工资越高,生育津贴则越高。
国家医保局介绍,我国已精简生育保险的经办流程,享受待遇不再需要提供准生证、生育服务证、结婚证等附加材料。下一步,将推动更多地区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女职工本人,并试点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生育保险。
采写:南都记者 潘珊菊 陈秋圆 发自北京 综合央视新闻
“投资于人”,怎样惠及全社会?(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这阵子,我和一些朋友都买了新家电。近期看到有一项数据,说今年以来家电以旧换新已经超过1亿台。补贴多、消费热,是不是因为“投资于人”政策在发力?它还能从哪些方面惠及全社会? ——人民网网友 眼下,很多地方都提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保障生育养育”“优化医疗服务”等,并出台了提振消费政策。中办、 2025-07-28 11:10:00
严查回流药!国家医保局公布十起典型案例 国家医保局26日公布十起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案例。这是国家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回流药专项行动以来,公布的第二批典型案例,涉及倒卖医保药品、串换药品等。这十起典型案例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福华社区卫生服务站倒卖医保药品案;山东省德州市徐庄村卫生室串换药品案;重庆市大足区 2025-07-27 09:55:00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等 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当前防汛抗旱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汇报,审议通过《自然灾害调查评估暂行办法》,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会议指出,当前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拧紧责任链条,进一步 2025-07-25 20:53:00
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经过5年努力,我国残疾人的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残疾人事业朝着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在国新办7月22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残联主席程凯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残疾人的获得感真切、幸福感充盈、安全感踏实,经初步评估,“ 2025-07-23 06:39:00
国家数据局:2025数博会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贵阳举行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7月22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数博会由国家数据局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承办,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据介绍,本届数博会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旨在全面展现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的最新成果,推动数据资源 2025-07-22 11: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