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醒狮少年NOI摘金银!石门学子直通清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9 22:05:00    

7月18日,第42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落幕,南海区石门中学学子再创辉煌,勇夺一金一银一铜,让南海学子再次闪耀全国赛场。

其中,石门中学高二学生卢毅奇以顶尖实力斩获金牌,强势入选国家集训队,并成功保送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高一学生王梓睿凭借稳定发挥摘得银牌,获得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7月19日,南方+记者专访这两位优秀学生,看看他们如何冲出重围,延续石门中学信息学竞赛的强劲势头。

第42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落幕,南海区石门中学学子勇夺一金一银一铜。

金牌之路:

从挫折中崛起的清华“姚班”新生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是中国面向中学生的最高级别、最具权威性的信息学竞赛,也是国家选拔顶尖科技后备人才的核心通道。拿到这场竞赛的金牌是石门中学高二1班卢毅奇一直的目标,如今梦想照进现实。

回顾三年竞赛征途,卢毅奇坦言高一时入选信息竞赛省选失利,是“最深刻的挑战”。“那次失败让我意识到,除了技术水平,考场心态和策略的成熟度同样关键。”此后,他将失利转化为动力,通过更加刻苦的训练提升实力,并刻意磨练临场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在考场上冷静坚持到最后”。正是这份超越年龄的沉稳,让他在今年关键赛事中波澜不惊,最终问鼎金牌,叩开清华姚班的大门。

卢毅奇以顶尖实力斩获金牌,强势入选国家集训队,并成功保送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

卢毅奇与信息学的结缘始于小学五年级,初中在南海外国语学校继续坚持学习。“最初觉得敲代码、解决问题的过程充满趣味,便一路坚持下来。”他说,支撑他不断挑战高难度题目的,除了提升水平的渴望,更有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以及与队友并肩作战的温暖氛围。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是无数信息学竞赛选手的梦想,对于即将开始的清华姚班生涯,他充满期待:“希望掌握更多知识与技能,与优秀的同学们齐头并进。”

同时,他也分享了自己在信息学竞赛训练中认为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和备赛策略:“把每一场训练赛当成正式比赛打吧,尽量追求更高的分数,不放弃任何一点部分分。把心态训练地更加成熟,不要在考场上情绪崩溃,接受卡题,不要因此焦虑。”

银牌力量:

七年磨一剑,北大强基开启新程

对比卢毅奇,高一24班王梓睿的竞赛之路起步更早,小学四年级他便接触信息学,初中在石实实验学校继续坚持学习。持久的积累赋予他深厚的知识储备,而他认为摘得银牌的关键在于“更刻苦的训练和更充分的准备”。

王梓睿凭借稳定发挥摘得银牌,获得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

荣耀背后亦有艰辛,他坦言曾陷入漫长的瓶颈期,“常怀疑自己,甚至想过放弃”。但他逐渐调整心态,随着模拟赛成绩的进步,重新找回自信,“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瓶颈与困惑期,不过学习的时间久了我也就习惯了,并且随着近两个月模拟赛成绩的进步,我也对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

获得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的破格入围资格,王梓睿认为这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他说:“在新的学年里,我应该以更高的要求对待自己,学习更加努力,享受学习时光,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在北大强基计划中深入探索计算机科学领域。”

对于平衡竞赛与文化课的难题,王梓睿强调态度为先,唯有重视并主动学习,才是成功关键。他采取“竞赛为主,利用碎片时间补文化课”的策略,坚信两者兼顾方能全面提升,“我会合理安排时间,以竞赛学习为主,对于落下的文化课知识会积极寻找空余时间去补。我认为只有同时学好竞赛和文化课,才能真正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培育生态:

南海小初高贯通式培养机制

谈及成功的支撑力量,卢毅奇与王梓睿不约而同地感谢学校与团队,特别提到老师、教练的心理疏导和家长鼓励至关重要。信息竞赛团队营造的优良学习氛围、队友间的互相监督与解题讨论,以及考前的策略交流,都成为他们赛场拼搏的底气。

优异成绩背后,是南海区历时多年构建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石门中学信息学总教练梁冠健介绍,石门中学在信息学竞赛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连续四届学子夺得全国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北。这一成绩的根基,在于南海区完善的小初高贯通式培养机制,从区级层面统筹规划,让有天赋的学生从小学即可进入培养通道,高中竞赛班与高校资源无缝对接。

据统计,石门中学累计已有26位信息学竞赛学子圆梦清华、北大。当卢毅奇走向清华姚班,当王梓睿踏上北大强基的新赛道,南海学子信息学的荣耀篇章,正由新一代续写。

采写:南方+记者 肖莎莎

通讯员 黄国琼

【作者】 肖莎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