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4:30:00
来源: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今年年初,河南省泌阳县检察院和西藏自治区边坝县检察院通过两地协作,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安葬在边坝县烈士陵园的3名烈士找到了亲人。带着烈士曹炳忠姐姐曹华亭的嘱托,记者前往边坝县烈士陵园看望祭奠烈士。
因行政区划调整、年代久远、墓地迁移等原因,我国有许多烈士没有确认身份、没有留下姓名。
今年年初,我得知河南省泌阳县检察院和西藏自治区边坝县检察院通过两地协作机制,联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安葬在边坝县烈士陵园的3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其中一位烈士名叫曹炳忠,他的姐姐曹华亭现年98岁,居住在河南省唐河县,距离边坝县近3000公里。多年来,她一直牵挂弟弟,却始终未能前往西藏祭奠。
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产生:或许我可以成为“信使”,为烈士寻亲接力跑完最后一棒。
(一)
1月,我前往河南泌阳找到曹炳忠烈士的侄子曹继省。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纸面泛黄、边缘破损的烈士证,告诉我:“这是曹家三代人守护的烈士唯一凭证。”
曹继省说,曹华亭老人现住在河南唐河县的老宅,我随即动身前往唐河。
见到曹华亭时,她正坐在藤椅上靠墙晒太阳。老人听力几近丧失,但当我们提到弟弟曹炳忠的名字时,她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等打完仗,我就回来结婚!”
曹华亭告诉我,这句话是1957年春天,22岁的曹炳忠给家人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这个刚参与完抗美援朝战后援建工作的年轻战士,还没来得及回家,就随大部队去了更遥远的西藏。1960年4月,时任解放军某部司务长的他倒在了边坝的一场战斗中。
曹华亭女儿说,母亲不知为弟弟哭了多少次。有段时间,曹华亭总是呆呆地看着电视剧《地道战》,女儿担心她触景生情,便偷偷把遥控器藏起来。谁知她大发脾气:“不许关电视,(电视里)那是你舅舅!”
“爹娘临终前还念叨,没能去西藏看一眼儿子的墓。”说起这些,曹华亭老泪纵横。但60多年来家人们只知道他牺牲在西藏,却不知具体葬在什么位置。
直到2023年6月,一份西藏烈士寻亲名单在网络上流传。时任泌阳县检察院检察官程新青发现:曹炳忠墓碑上写着“河南省泌阳县索庄乡曹庄村”,但《泌阳县志》烈士英名录里却没有他的名字,且泌阳县行政区划图上也没有“索庄乡曹庄村”这个地方。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程新青告诉我,为了解开疑问,他和同事们走访了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史志办、县地名办等部门。大家推测,因行政区划变化,曹炳忠牺牲时是泌阳人,但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可能是社旗人。
泌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泌阳县检察院提供的线索,迅速联合有关部门成立为烈士寻亲专班,开展走访工作,最终找到了曹继省。家属们这才得知曹炳忠的埋葬地——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
(二)
然而,即使知晓了安葬地点,曹炳忠的家属们仍难以前往祭奠:边坝县地处西藏自治区东部,地势险峻,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20座,素有“进藏第一险”之称,令人望而却步。
于是,他们和同样葬在边坝的牛长有、郭跃富烈士家属一起,准备了家乡的五谷杂粮,委托我带到边坝祭奠。
出发前,曹华亭紧紧握住我的手,眼中满是恳切:“小妮恁记住,俺叫曹华亭!曹华亭!曹华亭!俺弟叫曹炳忠!曹炳忠!曹炳忠!”她反复念叨,生怕我会忘记。
带着嘱托,我出发了,辗转搭乘火车、飞机抵达拉萨,再沿国道G349前往边坝县。
边坝距离拉萨500多公里,目前仍未开通火车、大巴等公共交通。我和昌都市、边坝县的检察官们驱车10余个小时,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夏贡拉山垭口,一路风雪呼啸、碎石滚落,连经验丰富的驾驶员也会手心冒汗。也正是在这条“进藏第一险”的道路上,无数英烈义无反顾踏上征程,甚至献出生命。
抵达海拔4200米的边坝县烈士陵园,我将来自河南的五谷杂粮轻轻撒在曹炳忠烈士墓前,呼啸的狂风突然变得温柔。
祭扫时,我拍摄了一段视频,通过泌阳县检察院检察官发给了曹华亭。家人对着视频向曹华亭介绍陵园的情况,由于视力听力欠佳,她只能大致理解。可当视频画面扫过曹炳忠的墓碑时,曹华亭哭了。
通过手机,98岁老人“见”到了25岁的弟弟——这是她等待了65年的“相见”。
边坝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告诉我,因为时间跨度大、地理位置偏远,加之烈士身份信息不详、赴藏寻亲的亲属较少,烈士寻亲工作推进较为缓慢。
怎么办?检察机关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给出了一致的答案:“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应该继续努力。”相关部门积极动员各方力量,通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网络寻亲等方式,持续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让更多无名烈士有名。
(三)
采访结束那天,我们的车缓缓驶离边坝县烈士陵园。突然,两个本在树下玩耍的六七岁藏族孩子,冲出来朝我们立正敬礼。我有些惊讶,迅速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回去翻看才发现:原来树杈上还有一个孩子,他来不及跳下,就待在树上敬礼,右手绷得笔直。
这个画面让我想起陵园守墓人的话:“我们教孩子,看见军车、警车就要敬礼。”这个40岁的藏族汉子守护陵园15年,每每见到烈士家属,都会主动递上酥油茶和哈达。他说:“没有他们,哪有现在的好日子?”
这是一次采访,更是一次对英烈的追寻和致敬。我真切地感受到,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一路上,我见证了无数人的努力,他们用行动证明: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英烈的尊严将永远被守护,民族团结之花也将永远绽放在雪域高原!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作者:检察日报记者 刘亚)
“永不消逝的电波”发出新信号 铭记历史才能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弘扬抗战精神,赓续红色 2025-06-22 15:24:00
西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定 多项指标全国领先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5日公布《2024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监测表明,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税艳萍介绍,2024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优良,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7%,细颗粒物(PM2.5 2025-06-06 15:52:00
云南获896万元!2025年首批优抚对象补助经费预算下达 近日财政部发布通知下达2025年优抚对象补助经费预算(第一批)此次下达的资金具体用于向2011年8月1日—2024年12月31日期间牺牲于2024年被评定为烈士并备案通过的烈士亲属发放褒扬金其中云南获896万元优抚对象补助经费预算通知全文如下↓↓财政部关于下达2025年优抚对象补助经费预算(第一批) 2025-06-04 07:41:00
在世界屋脊见证生命奇迹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世界屋脊见证生命奇迹超36%国土面积纳入保护地,雪豹、藏羚羊等珍稀物种种群稳步增长林周县黑颈鹤藏羚羊雪豹(图由那曲市林草局提供)西藏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生物资源,堪称世界少有的“绿色基因库”和“自然科学博物馆”。5月22 2025-05-22 14:03:00
第22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出炉 青州市博物馆入围 第22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今天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北京揭晓。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是:《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东馆常设陈列》 上海博物馆《“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御瓷归 2025-05-18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