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06:39:00
“经过5年努力,我国残疾人的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残疾人事业朝着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在国新办7月22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残联主席程凯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残疾人的获得感真切、幸福感充盈、安全感踏实,经初步评估,“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的11项指标,有6项约束性指标、5项预期指标,将如期全面实现。
据介绍,在收入和就业方面,残疾人家庭年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3年年均增速超过6.9%,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基本同步,接受职业培训的残疾人超过217万人次。在社会保障方面,残疾人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现应保尽保,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稳定在90%和95%;截至2025年6月,残疾人两项补贴分别惠及1188.4万困难残疾人和1640万重度残疾人。在公共服务方面,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实现97%,残疾人基本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覆盖率稳定在85%以上,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128万户,超额完成110万户的既定目标。
民生保障水平更高
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明显。在脱贫攻坚战期间,全国有710万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残疾人规模性返贫,是‘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保障和发展的底线任务。”程凯介绍,“十四五”时期,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数据比对和共享,共有99.1万易返贫致贫残疾家庭纳入监测和帮扶范围,通过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兜底更牢。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1050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调整特困供养救助对象范围,确定低保边缘户及支出型困难人员的认定办法,受益残疾人超过200万。2748万以上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981万残疾人获得参保资助。持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全国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超过1万家以上,残疾人接受托养服务266万人次。根据各类别残疾人特点、需求和实际居住环境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110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任务超额保质完成。截至2025年6月,实际完成128万户。
农村残疾人普遍得到制度性保障。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党员干部帮扶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残联组织优势,建立困难残疾人家庭访视和联系制度,及时掌握困难残疾人家庭“两不愁、三保障”“两项补贴”等救助帮扶政策的落实情况。持续开展东西部残疾人帮扶协作,建立残疾人精准帮扶项目库,增强西部重点帮扶县残疾人的保障和发展能力。
“残疾人仍然是一个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表示,“十五五”时期,将把提高残疾人特别是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民生保障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完善与残疾人相关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保障制度,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逐步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特别是加强对农村残疾人的常态化帮扶。
公共服务质量更优
残疾人教育体系更加健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做好“一人一案”教育安置,我国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权利得到有力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为近10万名残疾学生提供辅助器具适配服务。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普遍享受12年免费教育。中等教育阶段,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快速增长,在校生达到7.58万,普通高中在校残疾学生5.98万。高等教育方面,每年为上万名残疾学生参加普通高考提供合理便利。目前,在校残疾大学生已超10万人,近3年来,每年有3万余名残疾学生走进大学。
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不断提高。5年间,在新修订的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指导下,3446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657.89万人次残疾人获得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各省(区、市)相继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协议服务机构超过1万家,许多公办医疗机构参与儿童康复服务,培育发展了一大批民办康复机构、助残社会组织。
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残联等部门统筹协调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共安排中央资金21.46亿元,支持122个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以及省级盲人按摩医院建设。中央投资安排的104个项目已建成项目43个,在建项目52个。10个省级盲人按摩医院已有8个开工建设。目前,全国已竣工残疾人服务设施4614个,总建设规模1664.8万平方米。
“这些服务设施的建成运营极大增强了残疾人康复、就业、托养、辅具适配等服务能力,也为残疾人参加文化、体育、技能培训等活动提供了重要场所。”周长奎介绍,下一步将统筹整合生活性服务业、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资源,推动助残服务与养老、托育服务统筹协调发展。
参与社会范围更广
残疾人就业量质齐升。“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每年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稳定在40万人以上,残疾人就业率提升近5个百分点,就业更加充分。就业更稳定、收入更高的按比例就业残疾人人数增长超20%,217万城乡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质量持续向好。
总体来看,“十四五”期间,全国已就业残疾人达901万,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累计达231万。越来越多残疾人进入互联网平台等新形态就业,一批残疾人技术能手在国内外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美丽工坊”中国残疾妇女文创作品精彩亮相巴黎残奥会和纽约联合国总部。
残疾人就业专业性强、差异化大、难度更高,就业辅助服务对促进残疾人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李冬梅介绍,“十四五”期间,残疾人就业信息实名系统为精准掌握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状况奠定了基础;出台就业服务、能力测评、盲人按摩等20余项标准规范,为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普遍实现了“一对一”精准服务,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85%。
随着越来越多残疾人渴望并积极参与到旅游、观演、接受继续教育等社会活动中去,无障碍需求已由设施扩展到信息交流、公共服务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十四五”时期,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颁布和地方相关实施办法的制定实施,进一步改善了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环境,残疾人居家、出行和社会参与的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目前有3000多家网站和手机APP完成了改造。此外,无障碍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截至2024年底,无障碍督导或促进员已有20608人。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李东梅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各项法律法规,更好回应残疾人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新需求、新期待。(经济日报记者 康琼艳)
国铁集团进一步优化儿童、伤残军警等旅客购票优惠措施 国铁集团对儿童、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残疾消防救援人员等旅客购票优惠措施进一步优化,动车组列车优惠(待)票价计算基础由公布票价改为执行票价,优惠下限为公布票价的4折,同时优化调整动车组列车儿童票相应席别的优惠幅度。优惠车票9月6日开始发售。对儿童、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残疾消防救援人员等旅客购买 2025-09-05 10:27:00
视频|文明新风“吹”来别样浪漫,望牛墩七夕这样“甜”! 视频|文明新风“吹”来别样浪漫,望牛墩七夕这样“甜”!8月29日,2025东莞市浪漫星空音乐会暨“全城告白计划”浪漫启幕。八方来客齐聚望牛墩镇,共度这个温馨而浪漫的七夕之夜。作为“湾区周末IN东莞”的重磅活动之一,这场集经典爱情乐曲和浪漫告白于一体的文艺晚会,以音乐为媒,见证文明家庭相爱相知相守的完 2025-08-30 09:15:00
一级演员何政军,结婚33年没有任何绯闻,看了他妻子是谁就明白了 何政军成长于军人家庭,那是一个充满纪律与刚正氛围的环境。家中的陈设摆放得整齐有序,墙壁上或许挂着一些军旅题材的老照片,长辈们的言行举止都透着军人特有的坚毅和正直,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何政军自幼便养成了刚正不阿、不喜欢绕圈子的性格。十七岁时,他踏入轻工业局,成为一名绘图设计员。在那间不大的办公室里 2025-08-26 10:33:00
“补贴未至涨价先来”?读懂来自市场的提醒 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预计惠及超2000万育儿家庭……近期,旨在用“真金白银”缓解家庭养育压力的国家育儿补贴政策发布。然而,有新手父母反映,奶粉、纸尿裤等母婴用品近期“悄悄涨价”,部分产品涨幅“甚至不小”。另一边,有商家称仅少数品类价格略有波动,且涨价与育儿补贴政策出台并无关联。消 2025-08-26 09:24:00
江城区推行“学生志愿者+禁毒帮扶”模式,办实事暖人心 近日,江城区城北街道联合江城区委组织部、江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组成专项慰问组,针对因毒致困的特殊群体开展精准走访帮扶,重点慰问了患有精神疾病和腿脚不便的两户家庭,切实将禁毒关怀与民生帮扶落到实处。走访中,工作人员与涉毒人员及家属深度交流,梳理戒毒康复、生活保障、就业需求、心理调节等核心问题,形成个性化 2025-08-25 0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