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05 05:23:20
提到窝窝头这道美食,相信一些上年纪的朋友肯定是又爱又恨吧?以前生活条件差,只能吃窝窝头来充饥,如今条件好了,窝窝头的种类也多了不少,但是有些人还是喜欢吃自己做的窝窝头,但是蒸出来的窝窝头总是有硬芯出现,这是最苦恼的地方。那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和面的时候,程序出现错误,其次就是在揉面的时候没有揉搓均匀,去除这两个因素,在我们蒸制的时候,蒸制时间和火候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说,要想制作出松软可口的窝窝头,还需要下一番功夫的。老辈人又爱又恨的窝窝头,这样蒸出来的窝头不硬芯,做一次吃三天
窝窝头,这个在老一辈人眼中,对它又爱又恨的食物,在如今却成为了养生保健的美食,记得小时候,家里每月所需的粮食,都要靠粮本供应,学生和老人的定量28斤,重体力劳动的人是35斤,豆油每人每月只有4两,白面也只有几斤,其余的就是粗粮了,可想而知,那个时候的玉米面得有多么的重要,一日三餐的主食,除了玉米面大饼子,就是玉米面窝窝头了,每天吃粗粮,想想都烦,可不吃那就要饿肚子,所以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窝窝头都会“又爱又恨”。下面我就教你在家做窝窝头,只要掌握一个小技巧,蒸出来的窝窝头不硬芯!
【窝窝头的做法】
【食材】:玉米面、清水。
【做法】:
1.制作窝窝头,必须要半烫面,也就是将制作窝窝头的玉米面,其中一半用热水烫成半熟;
2.在将另一半的玉米面加入进去,然后将它们合二为一揉搓均匀,如果揉搓不均匀,那么在窝窝头蒸熟以后,就会出现窝窝头里面有硬芯的问题了;
3.窝窝头的面和好以后,我们就可以制作窝窝头了,首先抓起一块面剂,放在我们的左手掌上,然后将手掌略微合起;
4.在将右手的大拇指放在面剂中间,食指中指无名指,配合大拇指做顺时针旋,转,将面剂中间捏空,形成锥状;
5.在捏制的过程中,右手可以蘸些清水,可以使窝窝头的表面更加光滑,上蒸锅蒸煮15分钟即可出锅,香气喷喷!
【窝窝头的小技巧】
只要做到以下三点,那么窝窝头蒸熟以后,就不会再出现硬芯了:
第一点、在选用玉米面时,不要用那种如同白面一样精细的玉米面,必须要选择略微粗一些的玉米面,因为玉米面的颗粒太细,我们在烫面的时候,就会将玉米面烫熟,这样就会产生死面疙瘩,也就导致了窝窝头蒸熟以后里面出现硬块。
第二点、在我们和制玉米粉的时候,一定要将玉米面和制均匀,因为玉米面颗粒比较大,所以我们用搓的方式来和面,也就是用手掌根部去揉搓面团,这样可以使面团受力均匀,不容易产生面疙瘩。
第三点、蒸制窝窝头的火候与时间也很主要,因为玉米面窝窝头是死面的,所以它比馒头更不易熟,所以必须要大火,而且最少要蒸制二十分钟以上才可以,这样才会使窝窝头熟透,而且更能激发出玉米面的香味。
老辈人又爱又恨的窝窝头,这样蒸出来的窝头不硬芯,做一次吃三天,现在很多人制作窝窝头,都会用酵母或者泡打粉来做引子,其实这样做出来的窝窝头虽然品相好,但却脱离了窝窝头的本质,口感也欠缺了点。您都学会了吗?教你在家做窝窝头,只要掌握一个小技巧,蒸出来的窝窝头不硬芯,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做一下尝尝,回味一下小时候的味道,相信你和家人都会喜欢的。
《傅融深沈婉》大结局在线阅读 《傅融深沈婉》最新章节列表 序我是沈家明艳动人的大**,出血转头就被傅融深亲口冠上背叛者的罪名傅融深秘书将我活生生地开膛破肚无人给我收尸,我在荒郊野外发臭发烂了三年傅融深却跪倒在凶手面前求她嫁给 2025-09-10 21:35:04
林强王桂芬陈阳章节免费阅读 以豪门为叙事背景的小说《重生后,我让吸血家人血债血偿》是您居家旅行必看好文,林强王桂芬陈阳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裂开的三七七&rd 2025-09-10 18:52:15
《宝宝张成萤火》小说章节列表免费试读 全家偷录我产检视频发网红号小说全文 产检回来,婆婆递来一碗鸡汤,笑着说:“乖,喝了补气血。”可我刚端起碗,手机提示音跳出一条消息:@最惨孕妇日常更新了。我点开一看,是我今天躺在B超台上,被婆婆抱怨胖得像猪的视频。我 2025-09-10 18:27:07
澳大利亚悉尼北岸举办年度街头嘉年华 人民网悉尼9月10日电 澳大利亚悉尼北岸威洛比市查茨伍德区近日举办年度街头嘉年华活动,吸引近15万民众走上街头,共同感受社区的多元文化氛围。威洛比市长坦尼雅·泰勒致辞(图片由主办方提供)威洛比市长坦尼雅·泰勒在致辞中表示,新秀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了28届,今年将有50多场艺术、音乐、文化和社区活动。作为 2025-09-10 18:00:00
山西发布地质和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2025年9月10日16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09月10日20时-09月11日20时,晋城市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运城市垣曲县、夏县、平陆县、临汾市翼城县部分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级别为三级(黄色预警),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请上述地区政府、部门和群 2025-09-10 1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