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1:09:00
4月26日,青岛地铁智慧城轨示范线——6号线一期迎来开通一周年重要节点。作为全自主运行系统TACS的示范线,6号线一期基于城轨数据要素,以人工智能、城轨云、5G等前沿技术为支撑,打造了智慧建造、智慧运行、智慧运维等一系列智慧化系统,不仅大幅提升岛城市民的出行体验,更是重塑了城市轨道交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绘就了“轨道上的青岛”新图景,用实际效果向岛城市民交出了一份“智慧地铁”的高分答卷。
地铁6号线TACS列车。
2024年4月26日,随着首班列车划破晨曦,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载着科技与未来的想象,驶入城市动脉。当列车自主唤醒后驶向站台,当智慧车站提前识别特殊需求乘客,当巡检机器人不知疲倦穿梭于轨道间,那些曾在科幻电影里震撼人心的场景,在6号线化作触手可及的日常。
如今,6号线一期满载成果,累计客运量近1700万人次,16项行业对标指标有13项达到或超过既有线开通同期最优值。
作为一条建造、运行、运维全过程、全维度智慧化的地铁线路,6号线一期是青岛地铁集十年建设发展经验于一体的落地成果,成为青岛地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先行线和示范线,并为国内轨交行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升级打造了样板。
智能巡检机器人对地铁列车进行巡检作业。
TACS实现了从传统的“自动运行”到智能的“自主运行”,在技术创新上真正实现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技术跨越,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相较于传统列车控制系统,TACS具备系统可用性更高、运行更智能自主、运营更高效灵活、更有效益、更易互联互通与旧线改造等五大优势。
来自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高级中学的小吴是一位资深的地铁迷,青岛地铁的每条线路他不仅坐过,还画过一遍。对于小吴来说,地铁6号线就好像他的“阿贝贝”。“我现在上高三,晚上放学后,我都是乘坐6号线回家。上车后我喜欢趴在车头看一会儿,一天学习的压力就没有了。”小吴在接受采访时说。
6号线一期开通后,TACS列车因自主运行迅速走红,成为网红打卡地。TACS的应用取消了传统的列车司机室,乘客可以站在车头位置直观感受列车行进过程。地铁列车实现了“自己跑、自己停、自己回”,自己判断运行。
科技有温度,服务更贴心。6号线一期通过AI视觉识别系统,让特殊群体感受到“隐形守护”。去年,轮椅女孩李子萱在6号线一期的无障碍出行体验视频在网上火了。视频中,李子萱没有提前预约,也没有开口寻求帮助,刚一进站,车站工作人员已经等候在她乘车的动线上。在6号线一期,有特殊需求的乘客进站后,车站工作人员会如同变魔术般及时出现提供帮助,其背后离不开智慧车站的支持。6号线智慧车站可通过AI视频监测识别技术,精准聚焦乘坐轮椅、行动不便等需要帮助的特殊乘客,自动开启特殊人群主动服务场景,提供更加精细化、主动式的服务。目前,地铁6号线已累计服务特殊乘客2700人次。
地铁6号线通过构建一套高效智能的智慧运行系统,提升了对行车控制、客流趋势、服务质量等全方位智慧化调控,打造了以乘客为中心的一站式智慧出行服务体系。
巡检机器人成为青岛地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在接触轨带电工况下,智能巡检机器人巡检列车可提升生产效率75%,每列车每年可节约730人工时。此外,在抓马山主变电所,全部采用供电机器人进行巡视。
地铁6号线一期建成了应用车辆、供电、机电、工务、通号五大专业智慧运维的线路,推动设备智能化巡视、设备状态感知、机器人检修、运维场景信息可视化、设备故障精准定位及预测等百余项全景运维需求,实现设施设备运维从“故障修”“计划修”向“状态修”“预测修”的转变,故障率较线网其他线路开通初期下降约51%。
借助智慧运维,6号线一期实现设备巡视由人工向系统自动化转变,巡视周期延长,智能化替代人工巡视占比58%。
在6号线一期智慧城轨基础上,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2024年初青岛地铁制定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新一代智慧城轨规划,将大模型融入到智慧城轨技术体系,建设智算中心、AI平台、模型测评平台,开展数据治理,研发青铁大模型和智能体,实现城轨运营提质、增效、降本的进一步提升。基于业务场景驱动,规划了设备维修、乘客服务、运营组织、应急处突、通用服务五个业务大类智能体和“18+”场景智能体。已完成供电、车辆、机电和智慧车站4个智能体的上线试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单条线路智慧化改造成本约两亿元,全产业链规模近千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4月26日,一场聚焦城轨高质量发展的重量级会议——“AI提质城轨高质量发展”启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宣布成立城市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共研体。共研体以“共商、共建、共享”为理念,青岛地铁作为组织单位,将与联盟成员共同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难题,推动大模型技术发展与应用,助力城轨行业高质量发展。共研体的成立,也标志着城轨行业在大模型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开启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新篇章。
会议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长王燕凯主持,特邀香港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城协、青岛地铁、华为、百度、极视角、中兴通讯的8位专家莅临现场,各单位代表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在前一天举行的智慧城轨2025青岛现场会上,由青岛地铁联合19家单位开发的全国首个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大模型正式发布。会议上,青岛地铁集团副总工程师、设备技术部部长邢春阳围绕AI赋能城轨行业发展,从行业现状、大模型赋能思考及青岛地铁实践3个角度作汇报。邢春阳说,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理解、知识推理和任务泛化能力,成为解决行业难题,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引领产业智能化变革的新引擎。青岛地铁基于城轨行业大模型,以业务场景为导向,归并为设备维修、乘客服务、运营组织、应急处突、通用服务5个业务大类;对应构建5类业务智能体,再基于细化的场景打造N个场景智能体,实现城轨生产域全场景的业务重构、流程再造、组织变革。
在讨论环节,主持人紧扣会议主题,与台下业主单位代表展开深度互动,针对8个“城轨+人工智能”的发展难题,台上嘉宾与专家依次作答,从多维度视角剖析问题。未来,青岛地铁将依托协会与共研体,加大AI技术研发投入,充分发挥自身在智慧城轨建设中的优势与经验,探索大模型在城轨行业的创新应用,精心打造智慧城轨的青铁示范样本,为城轨行业树立标杆。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魏铌邦 图片均由青岛地铁提供
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开通一周年交出“智慧地铁”高分答卷 4月26日,青岛地铁智慧城轨示范线——6号线一期迎来开通一周年重要节点。作为全自主运行系统TACS的示范线,6号线一期基于城轨数据要素,以人工智能、城轨云、5G等前沿技术为支撑,打造了智慧建造、智慧运行、智慧运维等一系列智慧化系统,不仅大幅提升岛城市民的出行体验,更是重塑了城市轨道交通新质生产力,以 2025-04-28 11:09:00
【立方早知道】总投资超2000亿元,10台核电机组获批建设/离境退税起退点下调至200元/两家券商直播违规被警示 第 620 期2025-04-28焦点事件总投资超2000亿元,又有10台核电机组获批建设据新闻联播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此次核准的核电项目共有5个,共有核电机组10台。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 2025-04-28 08:54:00
“县”在进行时②丨压缩空气,我们是专业的!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聚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目前已集聚76家企业,2024 年实现营收达293.31亿元。以耐力股份、坤天新能源、元达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正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构建起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核心零部件研发、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现代化产业生态体系。接下来,让我们 2025-04-26 12:05:00
交流互鉴,汇聚变革中的文明力量——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侧记 科技赋文明,共鉴谋发展。四月的曲阜,春风送来文明碰撞的交响。4月25日,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在曲阜尼山举行。海内外传媒学界专家、业界代表齐聚孔子故里,交流对话、凝聚共识,共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文明发展新蓝图。全球媒体创新论坛是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办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媒体交流平台,从 2025-04-26 08:51:00
青岛市“欢度五一 文明过节”倡议书 光影流转处,山海正芳菲。五一假期翩然而至,恰逢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星光耀岛城,青岛市将迎来新一轮旅游高峰。为充分彰显“文明青岛”“电影之都”的独特风采,让广大市民群众和游客朋友度过一个愉快、文明、和谐的假期,青岛市文明办联合青岛市公安局、青岛市城市管理局、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市文化 2025-04-25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