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0:30:00
随着“教育数字化行动计划”的推进,各地教育新基建逐步完善,各类智慧平台建设正加速演进。然而,硬件到位和“平台先行”仅是拥抱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起点,如何通过平台倒逼、实战演练、系统培训有效提升教育管理者的数字化素养,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全周期的核心命题。
教育管理者不仅是数字化战略的执行者,更是数字化赋能教育变革的“关键变量”。当务之急是以持续性、系统性的高水平专题培训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管理者理解、运用、管理人工智能的核心素养和执行能力,在教育数字化实践中推动观念转型和教育变革。
打造以“人技协同”为关键的数字教育新形态。教育数字化的前序阶段以“硬件先行”为特征,重点解决资源分配不均、技术基础薄弱等问题。然而,硬件设施的普及并未完全转化为教育质量的提升。部分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数字化设备闲置率高、管理流程僵化、使用效率低下,其重要根源在于基层教育管理者的数字化认知与执行能力不足。为此,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心必须从“物”转向“人”。正如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4年全国教育数字化工作总结会上明确提出,新三年行动要聚焦数字素养提升,构建“人技协同”的教育治理新生态。教育管理者需要从“技术使用者”转变为“教育创新者”,实现“建”与“用”的良性互动循环,其角色必然涵盖资源统筹者、数据分析师、教学改革推动者等多重维度。若缺乏具有较强数字化素养的教育管理者深度参与,再先进的设施也难以释放潜能。
探索以“精准培训”为重点的素养提升新路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教育管理者的数字化素养快速提升必须以系统性专题培训为核心,结合高质量精准培训的机制创新,形成闭环。要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培训,提升教育管理者数字化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积极谋划并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管理培训行动,加强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导向的面向未来发展的研究,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培训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一是结合需求调研,建立和优化分层分类的精准化培训体系。针对当前一些地区普遍存在的培训“一刀切”问题,结合教育管理者素养和能力差异,从长周期视角构建“数字人才”建设工程。针对校长、行政人员、教研员、教师等不同群体设计课程模块,涵盖数据治理、智能决策、网络安全等专项能力,围绕教育管理场景设计“微课程”,增强专题培训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二是构建实践导向的能力转化机制,要坚持实事求是、知行合一,通过“学中做”“做中学”不断推动教育管理者观念转变,在实践中锤炼其技术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有效打破“技术恐惧”,将数字化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框架。三是强化评价与激励的双轮驱动,将数字化素养纳入管理者考核体系。目前部分地区已探索“数字领导力积分制”,将数据治理成效、创新应用案例等作为学校教师晋升、评优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可设立“教育数字化创新奖”等,鼓励管理者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形成教育数字化工作合力及机制。
重塑以“开放包容”为核心的观念转变新范式。部分教育管理者长期受限于线性管理思维和封闭式管理流程,与人工智能时代所要求的开放、共享、敏捷、协同相悖,部分管理者因担忧权力弱化而抵触变革。因此,需要从凝聚价值共识、建立容错机制、重构管理权责等方面进一步推进观念转型。一是通过政策解读、案例研讨等方式,阐明数字化对教育公平与质量的赋能效应。二是优化容错机制,允许管理者在试错中探索新模式,对非原则性失误予以免责,激发基层首创精神。三是调整利益格局,通过制度设计平衡各方诉求,重构管理权责,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并配套建立数据共享收益分配机制,减少改革阻力。
构建以“数智融合”为手段的战略转型新机制。一方面,管理者要成为“数据驱动的决策者”,通过教育大数据平台提升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专业化、精准度;另一方面,管理者要扮演“生态连接者”角色,推动学校、家庭、社区、企业的资源整合。教育数字化是一场涉及制度、文化与人的全面变革,每一位教育管理者都要以数字化思维重构教育图景,以创新勇气突破路径依赖。唯有以教育管理队伍的数字化认知转变和数字化领导力提升为支点,撬动观念、机制、行动与生态的系统性创新和变革,方能真正实现“教育数字化”向“数字化教育”的质变,为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持久强劲动能。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修二部主任、副教授)
《中国教师报》2025年04月02日第3版
作者:舒 刚
肯特催化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0.0279% 肯特催化(603120)4月7日晚间公布申购情况及中签率,公司此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1034.81万户,有效申购股数为648.55亿股,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2787755%。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肯特催化本次发行股份数量为2260.00万股,其中网上发行1808.00万股,发行价格为1 2025-04-07 22:03:00
抓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关键变量 随着“教育数字化行动计划”的推进,各地教育新基建逐步完善,各类智慧平台建设正加速演进。然而,硬件到位和“平台先行”仅是拥抱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起点,如何通过平台倒逼、实战演练、系统培训有效提升教育管理者的数字化素养,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全周期的核心命题。教育管理者不仅是数字 2025-04-07 10:30:00
规范教育APP进校园,让其回归工具属性 近日,珠海市教育局印发通知,出台“进一步加强‘教育APP’入校管理十条措施”,在落实入校管理选用要求、规范选用流程、强化数据安全、规范教学行为、加强管理培训上要做到“19项不得”。其中规定,“学校、教师不得随意向学生统一推荐使用教育APP,同一类型的备选教育APP原则上不得少于3款,使用过程中不得与 2025-04-07 09:09:00
清明假期“淡季不淡”,国内游人均支付金额同比增加约5% 4月4日,游客在山东青岛泽丰生态园游玩。 新华社 发(俞方平 摄)4月6日,为期3天的清明假期进入尾声。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清明假期“淡季不淡”,周边游、短途游需求旺盛,全国主要城市的重点景区、乡村度假区等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国内游人均支付金额同比增加约5%“以为躲开了假期的堵车,结 2025-04-07 07:04:00
清明假期山岳类景区热度大涨,哪里“堵山”了? 4月4日,人们在天津市五大道风景区游览赏花。 新华社 发(杜鹏辉 摄)今年清明,“堵山”也成为了热门话题词。4月6日,各旅游平台公布清明出游数据,多个山岳类景区热度大涨。“以为躲开了假期的堵车,结果爬个山被‘堵山’了。”假期到了深圳梧桐山的游客有了这番感想。今年清明,多个山岳类景区发布限流提示。携程 2025-04-07 06: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