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9:49:00
您购买过“高科技”保健品吗?您涉足过“高收益”理财吗?您参加过低价旅游团吗?4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消费者协会获悉,消协律师为您见招拆招,揭秘各种老年消费骗局。
1 冒牌中医把脉 高价售出保健品
某公司以每盒60元的价格购得一款系列保健品。营销过程中,自行搜集大量私人电话,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目标人群,通过组织免费旅游,让员工使用公司统一设计制作含有欺骗性的预设话术营销。还安排无行医资格的员工以中医名义现场为老年人把脉,并借机以每盒898元价格销售其系列保健品。该公司的销售行为已经构成了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消协律师表示,该公司组织老年消费者免费旅游,实质上是会销行为。该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对于产品功效的宣传,是符合虚假宣传的,该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假冒中医进行把脉销售,符合法律规定的欺诈行为。因此,最终法院给予该公司处罚,并没收违法所得,退还消费者。
2 几类老年消费容易踩的“坑”
除了保健品,哪些还是老年消费容易踩“坑”的地方?太原市消费者协会还列举了数项消费“重灾区”。
第一类是高价投资品。限量纪念币、珍贵邮票、精美藏品……不法分子通过展示虚拟的鉴定证书和市场行情让老年人轻信,投资购买,钱财受损。
第二类是低价旅游团。骗子常以低价吸纳老年游客参团旅游,但暗藏强制购物行为,花费大量冤枉钱。
第三类是以免费体检、优惠活动诱导老年人消费,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推销高价项目,不知不觉花大价钱“买服务”。
第四类是部分家政服务公司,以介绍工作、提供培训为名,收取老年人费用,却不能提供相应服务,导致上当受骗。
3 防骗有口诀牢记五个“要”
针对老年人的消费诈骗手段日益多样,学会守好养老钱,牢记五个“要”。
高额回报要警惕。遇到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一定要保持警惕。
投资决策要理性。不盲目跟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
免费诱惑要识别。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免费赠送礼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学会识别,远离陷阱。
优惠活动要核实。遇到各种优惠活动,要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核实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上当。
情感营销要冷静。面对情感营销,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被甜言蜜语和虚假关怀所迷惑,多思考,多与家人商量,再做决定。
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 路丽虹
英国《卫报》: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认知衰退更慢” 英国《卫报》4月14日文章,原题: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认知衰退更慢” 不少人担心,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会提前患上痴呆症。但一项研究发现,使用电子设备的老年人,认知衰退速度更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临床神经心理学家贾里德·本格等以全球41万、平均年龄69岁的老人为样本,分析其使用电子设备和接 2025-04-17 08:33:00
学生玩游戏被骗14000元,湖北反诈民警剖析作案套路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通讯员 龚轩4月16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公安厅获悉,近日,湖北襄阳一名14岁的学生王某,在家中玩手机时被骗14000元。骗子为何盯上未成年人,游戏类诈骗有哪些套路?此类诈骗应如何识别和防范?湖北省反诈中心民警将为你详细剖析。14岁学生玩游戏被骗民警详解三类常见诈骗套路据介绍,王 2025-04-16 18:02:00
邮储银行临沂市费县支行营业部“紧急拦截” 七旬老人养老金成功“避险” 鲁网4月16日讯2025年4月14日,邮储银行费县支行营业部成功拦截一起以“内部操盘”为幌子的电信诈骗案件,为65岁的李大爷守住3.7万元养老钱。当天下午16时10分,李大爷神色焦虑地走进营业厅,要求转账3.7万元。柜员王某注意到老人神色慌张,立即警觉起来,引导老人到休息区详细沟通,并示意营业主管联 2025-04-16 11:07:00
太原发布校园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提示:春夏交替之际气温变化较大,各类病媒生物传播速度加快 山西晚报讯(记者 郭卫艳)近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春夏季校园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提示。 春夏交替之际,气温变化较大,加之候鸟迁徙等因素影响,各类病媒生物传播速度加快,极易引发疑似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现就校园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相关事项提示。 2025-04-16 08:13:00
新民快评丨如何让养老机器人真正“好用” 这两天,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养老机器人备受关注。昨天,在2025上海民生访谈中,“人形机器人何时在上海展开服务”成为热议话题。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透露,上海将不断加强相关智能技术和科技产品在养老机构的场景应用。养老机器人若仅依赖实验室数据,必然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当下,部分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单 2025-04-15 13: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