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9:49:00
您购买过“高科技”保健品吗?您涉足过“高收益”理财吗?您参加过低价旅游团吗?4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消费者协会获悉,消协律师为您见招拆招,揭秘各种老年消费骗局。
1 冒牌中医把脉 高价售出保健品
某公司以每盒60元的价格购得一款系列保健品。营销过程中,自行搜集大量私人电话,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目标人群,通过组织免费旅游,让员工使用公司统一设计制作含有欺骗性的预设话术营销。还安排无行医资格的员工以中医名义现场为老年人把脉,并借机以每盒898元价格销售其系列保健品。该公司的销售行为已经构成了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消协律师表示,该公司组织老年消费者免费旅游,实质上是会销行为。该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对于产品功效的宣传,是符合虚假宣传的,该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假冒中医进行把脉销售,符合法律规定的欺诈行为。因此,最终法院给予该公司处罚,并没收违法所得,退还消费者。
2 几类老年消费容易踩的“坑”
除了保健品,哪些还是老年消费容易踩“坑”的地方?太原市消费者协会还列举了数项消费“重灾区”。
第一类是高价投资品。限量纪念币、珍贵邮票、精美藏品……不法分子通过展示虚拟的鉴定证书和市场行情让老年人轻信,投资购买,钱财受损。
第二类是低价旅游团。骗子常以低价吸纳老年游客参团旅游,但暗藏强制购物行为,花费大量冤枉钱。
第三类是以免费体检、优惠活动诱导老年人消费,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推销高价项目,不知不觉花大价钱“买服务”。
第四类是部分家政服务公司,以介绍工作、提供培训为名,收取老年人费用,却不能提供相应服务,导致上当受骗。
3 防骗有口诀牢记五个“要”
针对老年人的消费诈骗手段日益多样,学会守好养老钱,牢记五个“要”。
高额回报要警惕。遇到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一定要保持警惕。
投资决策要理性。不盲目跟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
免费诱惑要识别。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免费赠送礼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学会识别,远离陷阱。
优惠活动要核实。遇到各种优惠活动,要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核实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上当。
情感营销要冷静。面对情感营销,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被甜言蜜语和虚假关怀所迷惑,多思考,多与家人商量,再做决定。
山西晚报记者 郭卫艳 路丽虹
“老掉牙”是病!如何守护老年人牙健康? 口腔健康是衡量“银发一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按全口28颗牙计算,我国65岁至74岁老年人平均缺失5.5颗,全口无牙比例达4.5%,牙列完整者不足20%。 怎样告别“老掉牙”?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之际,专家针对一些认知误区,提出科学管理口腔健康的建议。 1 掉牙并非“老来病” “过去以为人老了 2025-07-03 09:53:00
雨后田管出“良方” 农技人员来护航丨《今日驻马店》资讯第142期发布 本期导视: 1.雨后田管出“良方” 农技人员来护航 2.市政道路排水管网清淤全面铺开 提升防汛排涝能力 3.“轮椅上的活雷锋”赵铁锤 4.毕业旅行热 警惕“低价陷阱”与安全风险 5.夏日养心秘籍奉上!红色蔬果堪称护心“神队友” 2025-06-25 02:18:00
朵薇回应产品“黑点”问题:无纺布生产过程中部分突出纤维受热碳化,并非有害物质 6月17日,朵薇官方旗舰店发布声明。声明指出,自朵薇品牌发布以来,已经销售超过1亿片卫生巾,在这一个月里,朵薇也收到了一些客诉。对于箱体破损问题,朵薇表示,此类问题通常发生于快递运输过程中,快递箱体受到挤压或雨水浸湿,导致出现此类现象。品牌目前已经将纸箱箱体进行升级,同时增加采购工字封箱机,对快递纸 2025-06-18 11:02:00
“70岁前老人还在黄金年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赵平在义诊。 南都记者 王森 摄 北京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吴瑾在兴国县出诊。 受访者供图 5月19日上午,江西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大厅聚集了不少患者,他们手里拿着病历,并没有急于走向各个科室,而是等待着。不久,十几名医生走进来,他们穿起白大褂,在留有各自名牌的桌子后坐 2025-06-05 07:05:00
@太原人 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如何办理?看这里→ 本报讯(记者 贺娟芳)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如何办理?6月3日,太原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给出详细的办理攻略。 异地转移接续业务是指职工跨设区城市工作调动或者异地再就业,为保证其住房公积金账户信息的历史连续性,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搭建的全国住房公积金综合管理平台,实现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信息及资金在转 2025-06-04 0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