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0:17:00
驻报全媒体记者 王捷 通讯员 邢小宝
近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紧密的协作,成功为一名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成功实施了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
该患者以“突发剧烈头痛1 小时”为主诉入院,急诊查头颅CT 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见不规则囊性凸起,两处子囊,瘤颈约3.3mm,上干起始处部分动脉壁瘤化,犹如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情况危急,手术迫在眉睫。
该院神经外科主任陈辉迅速组织科室医护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出了两种手术方案:脑动脉瘤夹闭术或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夹闭术是一种经典的开颅手术,通过直接夹闭动脉瘤颈部,使其与正常血管循环隔绝,但手术过程复杂,对脑组织有一定创伤,对医生的显微外科技术要求极高。而介入栓塞术则属于微创手术,通过血管内操作填入栓塞材料使动脉瘤闭塞,创伤小、恢复快,但对于某些特殊部位或宽颈动脉瘤的处理可能存在局限性。在充分告知患者家属两种手术方式的利弊后,家属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选择脑动脉瘤夹闭术。这一选择意味着家属对该院神经外科团队的高度信任,同时也意味着团队将面临一场严峻的挑战。
手术当天,在全麻的保障下,神经外科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艺,逐步开颅,精准显露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1 段、M2 段等关键解剖结构。手术团队仔细分离血管周围的组织,小心翼翼地暴露出大脑中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术的每一步操作都如履薄冰。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见不规则囊性凸起,两处子囊,瘤颈约3.3mm,手术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动脉瘤破裂大出血,导致灾难性后果。手术团队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和稳定的心理素质成功夹闭动脉瘤,使其与正常的血管循环完全隔离。
术后复查头颅CT提示,颅内未见继发性出血,术后送往重症医学科继续监护治疗后病情平稳出院。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长期致力于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脑血管疾病、脑肿瘤、颅脑创伤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此次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的再次成功实施,不仅是团队精湛技术的又一次生动展现,更是多学科协作紧密配合的有力见证。
今后,该院神经外科团队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跟医学前沿技术,不断优化诊疗流程,加强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
“十佳医师” 揭晓,他们以仁心仁术诠释医者担当 在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湖南省人民医院评选出“十佳医师”仁心仁术 医者情怀杨云龙 周瑾容 张维夏一颗枕戈的心,深夜值守,点亮生命的灯;一身铅衣战袍,毫厘之间,延续生命的跳动;一双灵巧的手,刀光“镜”影,抚平伤痛疮痍;一沓影像胶片,剖析黑白,找出症结所在;一双火眼金睛,见微知著,解读镜下万千世界。上善若 2025-08-19 08:03:00
全球罕见!中国医生救回“身首离断”患者 从业近30年,上海长征医院颈椎外科病区主任陈华江教授接诊过无数凶险的颈椎外伤患者,但称得上是“身首离断”的,他还是第一次遇到。眼前这位患者,几乎已被宣判“死刑”。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发生了罕见的大跨度颈椎离断式脱位,脊髓严重挫伤、关键的神经血管结构撕裂。影像检查显示患者颈椎罕见大跨度脱落“我们查阅了 2025-08-18 14:55:00
事发上海华山医院门外!这件事救了一条命! “当时真的害怕极了!”回想起几天前的这一幕兰馨(化名)仍然心有余悸但更多的是感谢↓↓↓据华山医院公众号介绍8月6日上午兰馨陪71岁的母亲到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复查带状疱疹就诊结束后两人在医院对面公交站台等车回家这时,兰馨母亲突感不适脸色发白,逐渐倒了下去看到母亲突发晕厥兰馨慌乱中大喊“救命”华山医院门 2025-08-13 11:35:00
男歌手突发心梗去世,年仅35岁! 近日,35岁男歌手朴翔去世的消息引发网络关注。8月11日上午,记者向朴翔多位生前好友核实,消息属实,朴翔是8月8日凌晨因心梗意外离世的,10日已举行葬礼。据了解,朴翔出生于1990年,现年35岁,来自新疆塔城,是一名乐队主唱,曾经担任帕尔哈提的酸奶子乐队的吉他手,凭借一首《把悲伤留给自己》让观众熟知 2025-08-11 14:40:00
国产机器人真牛!医生在法国给浙江患者完成跨国手术 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当地时间7月19日,法国斯特拉斯堡,全球机器人外科学会期间,一款国产手术机器人正在工作。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梁霄教授坐在操作台前,双手精准移动控制杆。1万多公里之外的手术室里,在辅助医护人员的注视下,机械臂同步精准给80岁的浙江杭 2025-07-25 14: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