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就业行动 | 赛罕企业“走出去”,青年人才“引进来” 奔赴千里“跨盟市送岗”背后的稳就业担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9:27:00    

就业是民生改善的“温度计”,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从呼和浩特到巴彦淖尔,跨越近千里的优质就业岗位“闪送”,开辟了从校园直达职场的“绿色通道”……近日,赛罕区“三年十五万青年留呼行动”“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河套学院专场招聘会成功举办,奏响了经济大区“跨盟市送岗”开幕序曲。

这场旨在深入推进“就业促进行动”的招聘会,如今正如春风化雨般润泽着莘莘学子,成为青城向青年英才抛出的“橄榄枝”。跨盟市送岗的背后,是自治区首府“首善之区”的担当,是产业转型升级在人力资源市场的投影,更是赛罕区加速构建全链条就业服务的生动展示,为全力破解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难题提供了示范样本。


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

政校企媒协同推动人才产业精准匹配

在“金三银四”求职高峰期,赛罕区派出由多家重点企业组成的“超强引才团”,频繁亮相区内各大高校。

作为首府的经济和人口大区,赛罕区通过“三年十五万青年留呼行动”“五万产业工人留呼工程”“区长喊你来就业”系列招聘活动与多层次人才政策包,构建“政策引才、产业聚才、服务留才”的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留赛罕、来赛罕就业创业。

4月29日下午,河套学院双河校区艺术综合楼的广告屏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2025年‘区长喊你来就业’”的标语格外醒目,来自赛罕区的30家企业携2000多个岗位在此招贤纳士。河套学院机电工程系学生小张捧着简历赶到现场,不时还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乡:“赛罕是全市首个千亿城区,发展环境最优,发展潜力最大,发展势头最好……”他和同学们与企业的交流,恰似青年人才与赛罕发展同频共振的缩影。

这场“跨盟市送岗”的春招活动由赛罕区委、区政府、河套学院主办,赛罕区总工会、赛罕区人社局承办,以及青橙融媒、内蒙古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单位协办,组织赛罕区重点培育企业、重点行业企业拿出有竞争力的薪酬岗位,走出首府上门邀约盟市高校毕业生。

招聘会现场,赛罕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千里奔赴,只为与你重逢。”的话语道出心声,那就是为盟市高校毕业生搭建首府就业桥梁。“我们希望通过推动政校企媒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层次合作,创新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平台,实现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匹配,帮助毕业生实现尽早就业、顺利就业,同时也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多方互利共赢。”

河套学院化学与工程系主任巴达日夫奔走在会场,在等待学生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沟通的间隙,与中环光伏、赛盛新材料、欧晶科技、鑫环硅能科技、鑫华半导体等相关企业沟通,添加人事主管的微信。从月薪四五千元的管培生岗位到月薪万元的技术操作岗位,最低放宽至大专学历可报,让他看到了赛罕对不同层次毕业生的培育匠心和全方位包容。

跨越近千里,数十家单位赴盟市“送岗”,不仅是推进“就业促进行动”的硬核举措,也是为赛罕产业升级蓄力。政校企媒跨区域协同联动,共同促进产业与人才精准匹配,招聘的新兴产业岗位占比超过80%,是赛罕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人才高地的缩影。


幸福赛罕的“山海之约”

全链条就业服务彰显城市发展的温度

从呼和浩特到巴彦淖尔,赛罕“跨盟市送岗”绝非偶然,而是与其“工业强区”的产业发展逻辑深度咬合。

在招聘会上,赛罕区以打造“四个千亿”和“五个第一”的现代化首府中心城区为核心,突出优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人才需求,向河套学院的高校毕业生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曾经参与2023年赛罕区“区长喊你来就业”走进河套学院线上招聘活动的应届毕业生苏力特,如今作为赛罕区就业服务中心的志愿者重返母校,为学弟学妹们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当时通过线上带岗,了解到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让我决定选择去赛罕发展。”

“青城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青城更有为。”赛罕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时表示,赛罕区与河套学院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共建“人才工作基地”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以中环光伏为代表的一批重点企业,已经吸纳近500名河套学院优秀学子。河套学院毕业生用专业知识和青春汗水,为赛罕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与招聘会同步,赛罕特色青年发展型城市宣介会场气氛热烈。青城安居服务部负责人汉博以“青城挺你”开场,宣传全区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青年社区,发出“来时一个包、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城”的邀请,让企业招才更有底气,让青年求职更有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中环、赛盛、正大等企业推介实习就业“双通道”,不仅向毕业生提供上千个优质就业岗位,而且为在校生提前准备了实习实践岗位,助推青年人才提前融入赛罕产业生态。

活动当天,吸引1500余名求职者进场应聘,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56人,直播带岗关注人数超过4万人次。赛罕区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要带企业‘走出去’,更要把青年人才‘引进来’,通过产业集群和政策红利双轮驱动,实现就业促进行动目标。”

如果说跨区域协作实现产才匹配是“双向奔赴”,那么全链条人才服务则是赛罕区与大学生的“山海之约”。今年以来,赛罕区出台加强政校企媒就业服务协作、支持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新举措,确保年内吸纳1.5万名以上大学生。

就业服务彰显着城市发展的温度。就业与产业同频共振,正是赛罕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生动演绎。


来源/赛罕人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