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08:36:00
全媒体记者 朱丽娟 陈宁 淼淼(实习)
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青年党员的身影始终闪耀着担当之光。驻马店经济开发区关王庙乡杨桥村的青年党员陈艳凤,毅然告别城市繁华,将青春热血播撒在故乡土地上,创办服装厂织就了乡邻的就业梦与增收路。
33岁的陈艳凤,自2015年从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便扎根杨桥村从事基层工作。从党建公益岗到村委会计兼妇联主任,她负责放管服便民服务、村务公开等多项工作。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她始终牵挂着村里一群特殊群体——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的妇女和老人。
“工作这几年,我留意到许多妇女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一直想着能为她们做点什么。一次偶然和朋友交谈时,得知创办代加工服装厂是个可行的方向,便与丈夫商量,最终在杨桥村委后院办起了厂子。”陈艳凤说。
村民冯海霞是首批受益人之一。公公患脑出血、未缴社保,孩子年幼,这个曾因家庭重担被纳入监测户的家庭,在陈艳凤的帮扶下迎来转机。冯海霞说,让她特别感动的是,陈艳凤听说她在家既要照顾老人,还要照顾孩子,没有办法上外地打工,就赶紧联系到了她,给她安排到厂里带薪学习。现在她既能顾家,又能挣生活费,家里压力减轻了不少。
然而,创业初期,陈艳凤夫妇作为服装加工界的“门外汉”,遭遇了重重考验。但为了村民的信任和对这份事业的追求,陈艳凤想尽了一切办法。
“创办服装厂之初,可谓困难重重。我和丈夫对服装行业一窍不通,甚至连电机开关的位置都不知道。我们俩就和员工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在摸索中积累经验。最艰难的时候,甲方回款滞后导致资金链断裂。为了确保员工工资按时发放,我们咬牙办理了商业贷款,又向亲友筹措,前前后后累计借款近30万元。”陈艳凤说。
这份坚守,让小作坊挺过风雨。如今,服装厂已从几台缝纫机的小作坊,发展为设备齐全、产销稳定的加工厂,产品涵盖男女内衣、童装等针织品类,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30余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至3000元,“留守妇女”变身“车间能手”,闲置劳动力转化为发展动力。陈艳凤以党员的初心和创业者的魄力,成为当地乡村振兴路上的榜样。
杨桥村党支部委员、监委会主任何文俊表示, 陈艳凤怀揣党员初心,勇担创业重任,以魄力激活乡村发展‘引擎’,带领乡邻拓宽增收路,为乡村振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杨桥村当之无愧的青年榜样。(编辑 詹云清)
国内首个围绕乡村创客社区建设地方标准启用 推动创客生态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 羊城晚报讯 7月26日,《乡村创客社区要素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发布会在河源市东源县糖巢创客社区举行。该标准是国内首个围绕“乡村创客社区”建设的地方标准,也意味着东源探索的“创客兴乡”模式转换为规范化的实践指南。据悉,《乡村创客社区要素建设指南》由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河源市委社工部、河源市市场监督管理 2025-07-27 08:41:00
西柳男篮斩获东北四省区篮球赛亚军 7月19日至22日,“大地流彩 和美乡村”东北四省区篮球争霸赛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激情开赛。作为辽宁省代表,西柳篮球队奋勇拼搏,最终斩获亚军,不仅为辽宁乡村篮球赢得荣誉,更生动诠释了辽宁人永不言败的精神底色。本次赛事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汇聚了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的21支乡村 2025-07-24 10:20:00
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经过5年努力,我国残疾人的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残疾人事业朝着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在国新办7月22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残联主席程凯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残疾人的获得感真切、幸福感充盈、安全感踏实,经初步评估,“ 2025-07-23 06:39:00
【寿光】台头镇:“难点突破+整体提升” 全力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环境整治一小步,美丽乡村一大步。近日,台头镇以“重点整改、集中提升”为主题,在精治上做文章,在共治上求突破,点面结合,全面打响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让乡村振兴底色更亮、成色更足!一全域动员压实责任分工以“网格管理、定人定责、区域到人、层层落实”的工作模式,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整治要求,党员干 2025-07-21 08:21:00
行进中国丨“五治融合”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 “以前觉着孝敬爹妈是自家的事,哪还想到村里能给戴大红花、发证书!不光讲孝道,现在村里办事讲法治、重德治,连垃圾咋分类都有人教,这日子过得特透亮!”在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镇六家子村庆祝“道德银行”成立两周年的活动现场,刚领完奖的村民姜宝成扶着年迈的母亲,脸上洋溢着自豪。这幅由“德治”浸润 2025-07-16 14: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