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庆第1眼 | 打通“梗阻路” 超大城市的“微循环”实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5:25:00    

重庆中心城区今年计划打通75条未贯通道路,总里程38.5公里,从打通“梗阻路”,到“数智赋能”“路网织密”,重庆正在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微循环”实践,如何服务市民,在系统推动交通治理与城市功能升级中,让城市更宜居、韧性和智慧?

建新西路四期前卫厂段道路工程位于江北区大石坝,全长606米,是三纵线匝道与江北区连接的重要通道。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刷漆、清扫等收尾工作。该工程将分段开通,其中,忠恕沱立交和建新西路203中学段已达到通车条件,即将投用。

为有效打通区域交通断点,助力中心城区缓堵促畅,市住房城乡建委近日编制完成《2025年中心城区未贯通道路建设计划》,按照计划,今年,中心城区将加快建设75个未贯通道路项目,建设里程超38公里。

重庆作为典型的山地超大城市,受限于自然地形和组团式空间布局,次支路网密度低、贯通性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如何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区域路网的毛细血管功能,比如此次75个道路项目之一的沙坪坝联芳小学配套道路,今年初已经完工投用,将原本绕行的交通路径缩短至180米,直接解决了学校周边出行难题。同样属于此次道路项目的江北区蜀都中学东侧道路工程,目前完成施工进度条的15%,虽然全长只有380米,但串联起学校与周边多个住宅区,大大减少了对主干道的依赖。可以说,次支路网的完善是提升路网韧性的关键,既能分担干线车流,又能优化城市的空间匹配。在推进道路建设的同时,我市还将数字化治理深度嵌入交通系统,为新建道路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这张大屏,可以一览城市各种交通方式运行的全貌,这套重庆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系统,集纳了出租车、公交车、网约车等营运车辆GPS数据,以及车辆RFID、公共交通客流、枢纽客货运量等20类交通数据,可以实时分析拥堵热点,动态调整信号灯配时。江北区嘉鸿大道儿童公园路口通过增加车道和智能信号灯优化,高峰时段通行时间从130秒缩短至70秒。南岸区四公里立交引入潮汐车道后,早高峰通行效率提升63.8%。

这种以“智”推“治”“数据驱动”的治理模式,不仅提升了既有路网的运行效率,还为新建道路的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分析次支路拥堵数据,重庆细化调整455条(段)、102千米城市更新区域次支道路,有效促进了次支路网系统与干路网、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的整体衔接。

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系统,是重庆数字赋能破解交通拥堵的一个缩影。去年9月,我市还上线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智能管理应用,去年国庆假期,这套应用系统迎来“大考”,国庆首日出城高峰,中心城区全日在网车流量高达169万辆,这套智能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变化,实施了22次道路分流管控和249次信号调控,有效减少了交通堵塞,确保了公众安全出行。在超大城市的“微循环”实践中,我们看到的是这座城市在治理思维上的新变化:数据共享,“多元共治”突破了“行政边界”;大数据与AI技术的应用,“经验治堵”迈向了“科技治堵”;“路网织密”为市民百姓带去了更多便利,我们再一起去看看城市角落里的“小巷公交”。

重庆渝中区大溪沟,是典型的山地地形,这里的居民爬坡上坎是家常便饭,这辆小巧玲珑的公交车,就是解决这里“出行难题”的“宝宝巴士”!

早上7点到晚上8点,全天132个班次,“宝宝巴士”小巧灵活,在城市的“毛细血管”上安全、高效地行驶,简直是周边近10万居民的出行神器!

不久前,小巷公交又有了升级版,这辆“便民健康专线”,是重庆首条开进医院内部的小巷公交,它不仅连接了社区、医院和学校,还与多条轨道交通和公交线路无缝接驳。

当下,重庆正努力编织着一张便捷的生活网,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变化与进步的故事,让居民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拥有更加轻松的出行体验。

如何通过次支路网建设,打通“梗阻路”,破解超大城市空间治理的结构性矛盾,在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陈坚看来,通过“微循环”的次干路网建设,对城市空间治理起到一个新的切入点,这个作用就是通过小的投入,来实现大系统的整体增效。第二个方面就是通过“微循环”和支路体系的建设,激发社区活力,使城市的一块块孤立的地块,和不同功能的城市地块,能够更新、激发活力,从而缓解一定片区的主干路和交通拥堵,也切实提升居民的出行品质。同时,支路网系统的建设,为公交、社区公交、小巷公交的开行,提供了可能性和更多的路线选择,也方便老百姓的更多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提升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竞争力。

交通状况和出行品质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宜居宜业程度的一把重要标尺。我们需要通过“智治”与“实干”,以“微循环”激活“大系统”,让城市更加高效有序,让城市更加智慧宜居和韧性。

(重庆广电-第1眼TV 傅了 张月藐 邓静 李艺 李波 尹力 陈力 特约记者 罗顺 郭晋 张友君 报道)

来源:重庆广电-第1眼TV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