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9:27:00
新华社天津4月4日电 特写:触摸你的名字 镌刻医者仁心
新华社记者杨文、张建新
67岁的邢蕴静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张印有逝者名字的贴纸,轻轻张贴在天津医科大学生命意义展厅“大体老师”纪念墙上。
也许是第十次,也许是第二十次了?邢蕴静记不清楚第几次来到展厅,但他认识这名逝者。几个月前,他帮助家属按照逝者遗愿完成了遗体捐献。
安详走完生命旅程的退伍老兵、突发疾病去世的年轻人……邢蕴静知晓墙上的不少名字。8年来协调帮助近400名家属实现逝者遗愿的过程,他都清楚记得。
邢蕴静的父母和伯父都是遗体捐献者。受亲人影响,2017年退休后,他成为一名志愿者,帮助无私奉献者进行遗体和眼角膜的交接,也被称为“生命摆渡人”。
“作为志愿者,我见证了很多人的人生谢幕。他们是我心中敬佩的平凡英雄。”在4月2日天津医科大学举行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上,作为捐献者家属代表的邢蕴静说。
他拿出有关遗体捐献的历史照片,向40多名医学师生代表回顾起自己多年来志愿服务的故事。
“从1岁到106岁,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捐献者,他们和家人在最悲痛的时候,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把爱留在人间。”邢蕴静说,这些年他为捐献者操办了200余场告别仪式,一些参加过告别仪式的人也找他表达捐献意愿、咨询相关事宜。
看着纪念墙上自己小学老师张鸿钧夫妇的名字,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姜葵思绪万千。
“张老师和他爱人都是教师,他们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后又把遗体捐献给医学教育事业,令我深受震撼。”姜葵说,他们用身体让患者获得希望,让更多医学生得以成长。
师生代表将一支支金黄色菊花轻轻放在纪念墙下,白色的墙逐渐丰富起来。
“了解他人生命的厚度,才能体察并实践生命的温度。”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学系副主任唐健说,我们不是抽象地谈论生命,更要懂得医学伦理,追思逝者并从中感悟生命意义。
活动当天一共补充了229位“大体老师”姓名,纪念墙上的名字更新至1200位。
每一个名字的镌刻,都是对生命的致敬;每一个名字的留存,都见证着对医学初心的承诺。
“触摸着这些‘大体老师’的名字,我忽然意识到,他们的奉献让医学长河更加浩瀚。”天津医科大学大二学生韩宇熙说,我们不只是在墙上留下名字,更是在心中刻下医者仁心。(完)
第八届天津海河文化旅游节启幕 央广网天津4月4日消息(记者褚夫晴)近日,由天津市国资委、市文旅局指导,天津旅游集团主办,津旅海河游船公司、津旅旅游发展公司承办的“繁盛锦绣 跃燃海河”天津旅游集团第八届天津海河文化旅游节正式启幕。活动以海河游船开航为契机,围绕津派文化特色,立足河海文化优势,向市民游客展现底蕴深厚、好客开放的九河下 2025-04-04 19:37:00
特写:触摸你的名字 镌刻医者仁心 新华社天津4月4日电 特写:触摸你的名字 镌刻医者仁心新华社记者杨文、张建新67岁的邢蕴静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张印有逝者名字的贴纸,轻轻张贴在天津医科大学生命意义展厅“大体老师”纪念墙上。也许是第十次,也许是第二十次了?邢蕴静记不清楚第几次来到展厅,但他认识这名逝者。几个月前,他帮助家属按照逝者遗愿 2025-04-04 19:27:00
中国资环集团全面推开手机安全回收处置业务 中国资环集团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3日完成试运行,面向全国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去年10月在天津成立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承担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其中,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是这家央企稳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1月18日,中国资环集团 2025-04-03 19:26:00
让青春在野外一线闪光——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野外一线施工现场纪实 海报新闻讯随着严寒的逐渐退却,大地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的一支青春队伍,在天津南疆港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奋斗篇章。天津南疆港,这片承载着国家能源战略重任的土地,见证了青年地质队员们的热血与汗水。二三月的南疆港,紫外线强烈,风力十足,面对自然的挑战,青年 2025-04-03 11:28:00
当清明遇上“AI复活” 数字重生的伦理与法律边界在哪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种名为“AI复活”的服务在清明前夕悄然兴起,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项服务声称,只需提供逝者的照片或录音,就可以通过AI技术让亲人在屏幕上“活”过来,甚至开口说话。然而,这背后所涉及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AI”复活能实现怎样的效果?数字 2025-04-03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