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07:19: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拓展国际视野,形成面向全球的知识共同体,打造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知识生产格局。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并不意味着封闭保守,排斥西方和其他外来知识体系另搞一套;相反,只有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积极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知识成果,才能真正形成特色并建立自主性。
古代诸文明与西方知识体系霸权的建立
知识体系不是各类知识、信息、数据的简单加总和汇集,而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的理论体系、规则体系与价值体系,构成了一个社会或文明的认知框架,体现着某种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世界八大古代文明体系都有其独立的知识体系。古埃及文明以神权为基础,形成了与祭祀和宇宙观紧密结合的神圣型知识体系;古巴比伦文明发展了以神庙为中心,兼具宗教、行政和教育功能的综合型知识体系;古印度文明构建了以宗教机构、宫廷与贵族为中心向外扩散的扩散型知识体系;古希腊文明形成以哲学为主导、涵盖“七科”的理性知识体系;古罗马文明通过法律、政治和军事实践,形成了以法治与行政管理为核心的制度型知识体系;伊斯兰文明融合希腊哲学、波斯智慧与本土宗教文化,形成了跨地域的中间型知识体系;玛雅文明则建立了以祭司阶层为主导,融合天文学、历法和宗教仪式的统合型知识体系;中华文明则形成以儒道释为核心,贯通礼学、伦理与天下观的传统知识体系,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状况、思想精华和民族特性,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社会观、自然观和审美观。自主且强大的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不但有效维护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自信和意识形态安全,同时扩展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力。由于交通和通信手段的落后,各大文明之间多是阶段性和局部性交流,没有对彼此产生全局性和根本性影响。因此,古代诸文明及其知识体系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独立性和多元性。
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西方知识体系本来只是人类多种知识体系中的一种,但由于西方率先实现现代化,并基于其现代化经验建构起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而取得主导地位。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是基于西方地域性经验形成的地方性知识,依托西方政治经济霸权变成貌似客观的全球性知识霸权体系。西方知识霸权的确立无法适应人类知识体系的多样性需求,不仅不利于诸多非西方国家的思想独立和发展道路独立,也使得世界各国的文明交流互鉴面临重重困难。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自主知识体系既是独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独立文明提供认同基础、意义解释和思想支撑。中华民族在古代传统文明阶段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创造了辉煌的传统文明,在现代文明阶段依然可以建立自主且强大的知识体系,创造辉煌的现代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不仅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源泉与基石,更是其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动力。中国式现代化以其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发展理念和制度安排,打破了人类对西方现代化的迷思与依赖,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坚持中国式现代化这条独立发展道路,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摆脱西方知识体系对何为现代文明、何为现代社会的定义权和垄断权提出紧迫要求。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对中国不同于西方的独立现代化实践的深刻反映,不仅要求理论上的自主创新,更呼唤精神和思想上的独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挖掘与现代诠释,要求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要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包括对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吸纳与融合。
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创新知识生产传播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体现出独特的包容性与创新性。无论是与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文化交流,还是通过丝绸之路的广泛联通,中华文明始终不乏吸纳、融合和再创造的能力,展现出超越时空的包容格局。然而,进入近现代,西方知识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使中华文明的外部互动逐渐失衡,尤其在学术领域,西方理论一度成为主导性话语。构建能够解释中国经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并与世界对话的自主知识体系,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重大任务。
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生产。首先,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内在特质和思想脉络。其次,要放眼世界,广泛吸纳其他文明的智慧与经验,从中提炼出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大势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对西方文明进行系统理解和再认识,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尽管源自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化历程,但其在方法论上的发展仍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也要深入研究非西方文明,包括印度、埃及以及中东、拉美、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文明。每一文明都有其独特社会结构、文化理念和发展轨迹,这些差异性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经验素材和思想启示,可以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注入更多全球化视角和方法论的多样性。通过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互动与借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将得以超越本土视野的局限,拓宽学术研究边界,提升包容性、科学性和解释力。
拓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影响力。每个民族都渴望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得到尊重与传播。文化的传播绝非单方面的自我宣扬,而需要站在受众角度,理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深层经济社会问题、价值观和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传播亦应遵循这一原则,不能想当然地将我们的成就与理念强加给外界,而要精准把握各国文化的独特需求,创新传播策略,深入人心地传播中国理论。在传播方式上,应积极利用各种传统和现代传播渠道,包括社交媒体、学术期刊、国际会议等,在多样化传播中提升国际交流与对话能力。
强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应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运用涵盖两大核心维度:一是从理论视角解析全球经济社会现象,为世界多样化发展提供新的认知框架和中国智慧;二是以实践经验助力解决他国实际难题,为其他国家的社会变革与现代化进程提供中国方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为解释世界各地的经济社会现象提供了独特视角,为国际学术界提供了不同于西方主流理论的认知框架,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方法。中国在脱贫攻坚、粮食安全、数字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的发展典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通过系统总结这些经验,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借鉴。中国成功帮助数亿人摆脱贫困的实践,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在数字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方案更以其高效性和可持续性,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构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范式。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揭示经济社会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与内在逻辑,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传统方法已无法应对复杂而多变的现实挑战。比较历史分析方法以跨国、跨文化、跨时段的宏大视野,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方法工具。通过不同国家、文化和历史时期的比较,揭示社会结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之间的普遍性规律与个性化特征。在实践领域,比较历史分析方法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解释力与适用性。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社会变迁的纵向比较,能够更深刻理解社会结构的历史演化逻辑。这一方法从历史的深度、文化的宽度和全球的广度出发,赋予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以独特的理论创新能力与实践适应性,不仅深化了对中国经验的理论表达,也为全球哲学社会科学的共生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与行动方向。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 典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2025年泉州市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百万奖金“名花有主”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7月28日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王树帆 通讯员林菊花)日前,2025年泉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泉州城市金融会客厅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种苗奖11名,分获奖金10万元、5万元、3万元、1万元,另外特设人才团队奖2名,奖金10万元,全部 2025-07-28 09:36:00
如何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这场研讨会聚焦刑事案件律师辩护改革 如何将“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的重大部署转化为提升人权司法保障水平的生动实践?如何立足超大城市治理实际,破解实践难题,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质效飞跃?7月24日,“落实刑事辩护制度,强化人权司法保障”研讨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张江办公点举行。本次 2025-07-27 08:26:00
济南:让绿色教育从山水课堂“长”到日常 川鲁携手,共探生态文明教育新路径;济南示范,分享志愿服务经验。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教育厅组织省内部分中小学骨干教师来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调研,调研团队走进济南环境教育特色学校以及环境教育基地参观,共话生态教育实践策略与方案。同时,在“美丽中国,志愿有我——‘万里同心,共护黄河’黄河流域九省( 2025-07-24 20:03:00
“溯源中国”喊你:8月2日太阳岛见! “溯源中国”喊你:8月2日太阳岛见!在冰城的盛夏时光,一场农业的盛会即将启航。2025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论坛,携手新华网“溯源中国”产销对接会闪亮登场。依托着企业家太阳岛年会的平台,“科技赋能新发展、产销融合新消费”是响亮乐章。为响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推动东北振兴,企业高质量发展被放在 2025-07-23 16:35:00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匠心独“运”志愿服务队:守护安全 传承匠心 【来源:大江网】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6月29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匠心独“运”志愿服务队前往上饶市横峰县葛源镇黄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板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强国有我,青春有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暨2025年“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防溺水课堂:把安全种进 2025-07-22 15: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