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5:34:00
清明时节,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清明”,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节日,清明也与农事活动息息相关,民间也有早清明、晚清明,前清明、后清明的说法。据气象专家介绍,今年的清明就属于“后清明”的情况。
清明节气是冬歇过后农事活动全面展开的重要节点。唐代诗人章孝标在《长安秋夜》中写道:“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描绘的就是清明至谷雨时节日益忙碌起来的田间耕种场景。此时不仅有利于粮食作物的播种,也是瓜豆、棉花、林木种植的好时节。清明前后,人们应时而动,忙着在田地里耕种、施肥、除草、灌溉。
前清明后清明
与春耕春播有密切关系
许多民间流传的农谚也与清明耕种有关,比如“二月清明暖烘烘,三月清明冻死牛”“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后”。因此民间又有前清明和后清明之分。
国家气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王纯枝:“前清明、后清明”,其实是春耕播种的农谚,与春耕春播是有密切关系的。今年是“后清明”,这和清明节气出现在农历的二月和三月有关系。通常出现在农历二月南北冷暖空气交汇频繁的时候,气温不稳定,发生“倒春寒”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如果清明节出现在农历三月的话就要抓紧了。因此清明前后就是春耕春播的一个关键期。
早清明暖洋洋晚清明冷飕飕
今年是晚清明
除了“前后”,清明也有“早晚”的说法,是根据清明交节的时间来定的。清明交节的时间如果是上午的话,那么清明节过后天气会特别暖和;如果是下午或晚上的话,清明节过后可能还会冷上一段时间。正所谓:“早清明,暖洋洋;晚清明,冷飕飕。”今年4月4日20时49分正式进入清明节,属“晚上清明”。因此清明过后可能还会冷上一段时间,需防范“倒春寒”。
知识链接
什么是倒春寒?
清明前后,农业生产需要防范“倒春寒”现象,那么什么是“倒春寒”、如果出现了“倒春寒”又要如何防范呢?
“倒春寒”主要在春季3月一5月出现
“倒春寒”是一种春季常见的天气现象,主要指春季3月一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当前期偏暖,后期出现强度较强的冷空气影响时,若日平均气温低于30年气候日平均气温值达1℃及以上,且持续天数≥3天时,即判定出现“倒春寒”天气。反之,则只是一次普通的冷空气影响过程。
农业生产需防范“倒春寒”影响作物发育
事实上,“倒春寒”不仅是一种天气现象,更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倒春寒”的出现会影响春季种植的农作物的发育,严重的会导致作物死亡。根据气象监测,前期江西等地已经出现了“倒春寒”现象。
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郭瑞鸽:受倒春寒影响,山区茶园出现“春霜冻”,影响茶芽生长,低温过后不宜立即采茶,建议适当休园,待气温稳定回升后再进行采摘加工,以免影响春茶品质。高山茶园要及时察看受冻情况,剪除冻伤枝叶,以促进新芽萌发和恢复树势。
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清明节期间(4月4日至6日),北方冬麦区气温偏高,基本无降水,大部地区土壤墒情适宜,温高雨少、光照条件良好利于冬小麦起身拔节生长。江南中西部、华南、四川盆地、贵州、云南等地有降水过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水分保障,但局地降水较强易导致低洼地块出现短时渍涝灾害,建议及时播种春播作物或移栽早稻,并加强秧苗田间水肥管理,培育壮秧。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清明假期港珠澳大桥出入境客流车流创历史同期新高 清明假期,旅客经港珠澳大桥探亲、祭祖、踏青、旅游等出行需求旺盛。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4月4日至4月6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超36.5万人次、车辆超7.5万辆次,同比分别增长34%、39%,同创历史同期新高。记者:黄国保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025-04-07 20:40:00
新华社权威快报|2025年清明节假期国内出游1.26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4月7日公布2025年清明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假期中,人们祭英烈、怀故人,上春山、赏春花,到乡村、亲自然。自驾、骑行、徒步成为清明假日出游的热门方式 2025-04-07 15:00:00
晋观察|清明假期飞往山西太原的机票订单量增长20% 旅游在线平台携程4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清明假期,飞往山西省太原市的机票订单量增长20%,太原成为各地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图片来源:太原新闻网清明假期,山西旅游市场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山西省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30%,机票订单量增长21%,酒店订单量增长14%。北京、天津、西安、石家庄、上海位列主 2025-04-07 10:20:00
云市集清明假期人气爆棚,霓虹灯光点亮城市烟火 近日,随着清明假期的到来,青云市集迎来了如潮客流,处处洋溢着热闹非凡的景象。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道上人头攒动,游客摩肩接踵,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璀璨灯光下映射着城市烟火,让贵阳的消费市场充满活力。 记者 杨才江 梁超 2025-04-07 09:29:00
清明假期“淡季不淡”,国内游人均支付金额同比增加约5% 4月4日,游客在山东青岛泽丰生态园游玩。 新华社 发(俞方平 摄)4月6日,为期3天的清明假期进入尾声。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清明假期“淡季不淡”,周边游、短途游需求旺盛,全国主要城市的重点景区、乡村度假区等客流量持续高位运行。国内游人均支付金额同比增加约5%“以为躲开了假期的堵车,结 2025-04-07 0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