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移动的儿科门诊”开上雪域高原,藏区儿童“家门口”得到精准诊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7:24:00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西藏日喀则,一套由智能听诊器、AI心超辅助诊断和5G远程会诊组成的“智慧筛查铁三角”为西藏儿童健康筑起“数字天路”,这也是国内首个儿童先心病智能筛查系统。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工信部最新公布的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评选中,这项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自主研发的“基于5G技术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人工智能移动筛查系统”获得“全国优秀项目”称号。这一创新实践成功构建国内首个高原儿童先心病智能筛查体系,开创“AI+5G+远程医疗”融合应用新范式。

穿梭于雪域乡村的120远程移动超声诊断车,将“智能初筛-AI复核-专家云会诊”三级诊疗模式带到藏族儿童身边。系统运行以来,依托集成近万例患者数据的智慧系统,先心病检出效率已经提升3倍,误诊率下降至2%以下,堪称“移动的儿科门诊”。

项目的运行过程,是一系列尖端技术打出的“组合技”。智能听诊器能捕捉传统听诊难以识别的心杂音特征;AI心超诊断引擎装备着准确率高达96%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在3分钟完成标准切面分析;5G超低时延传输能在信号薄弱的牧区,实现4K超声影像实时回传;云端协作平台则是打通了村卫生室到县医院再到上海专家的全链路数据通道。

“这套系统相当于给基层医生装上了科技千里眼和数字顺风耳。”项目负责人、上海智慧儿科临床诊治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列宾介绍,其独创的“智能质控+专家修正”双轨模式,既保证筛查质量,又通过持续反馈提升了AI模型的适应能力。

作为上海智慧儿科临床诊治技术工程技术中心的标志性成果,该项目已获8项发明专利,相关研究发表于《IEEE医学成像汇刊》等顶级期刊,先后斩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卓越引领者奖等多项殊荣。项目团队成功培养涵盖临床医学、人工智能、通信工程等领域的复合型研发队伍,形成可推广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3年来持续开展对口援藏工作,通过创新实施“组团式+接力式”医疗人才援藏机制,累计派遣20名儿科专家驻藏帮扶,通过“师带徒”的培养模式,打造出一支扎根高原、技术过硬的儿科医疗人才队伍。新建成的智能筛查平台已实现“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未来计划向云南、贵州等更多边远地区推广,为破解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难题提供实践样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