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0 15:14:00
盛夏的南疆骄阳似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丰收季。10万余亩小白杏陆续成熟,金黄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田间地头果香四溢,全国客商与冷链物流车辆穿梭如织,共同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杏”福画卷。
在库车市牙哈镇小白杏交易市场,果农们正忙着卸货、分拣、装箱。果农阿不力的12亩杏园去年亩产达500公斤,收入超18万元。牙哈镇作为核心产区,去年年总产量达5400吨,农民人均杏子收入超3000元。
库车市目前杏树种植面积达9.42万亩,挂果面积8.47万亩,去年年产量突破7万吨,入选去年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库车小白杏被誉为“白色蜂蜜”,其皮薄肉厚、糖度高达23度。得益于塔里木盆地北缘昼夜温差与天山雪水灌溉优势,果实甜而不腻,最佳赏味期仅半个月,受到消费者青睐。2014年,库车小白杏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线上+线下”双轨并行。为突破小白杏“皮薄难储运”的瓶颈,库车市创新销售模式。库车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商务局联合电子商务协会等,依托电商直播模式,全力打造库车特色农产品IP,通过搭建线上产销链路,拓宽农产品销路,让优质小白杏从产地直达消费者,更有效助力农户增收。
线下,牙哈镇设立了85个免费摊位的交易市场,日销30吨—60吨,冷链物流的提质增效为小白杏“出疆”按下快进键。新疆顺丰日均发运500单,高峰期达1万单,空运覆盖全国40余城,24小时内直达消费者餐桌。
线上,电商平台与直播带货成新引擎。拼多多等平台通过“百亿补贴”推动销量增长,复购率达76%。
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近年来,库车市通过多项举措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低产园改造。伊西哈拉镇夏玛勒巴格村实施2330亩低产果园改造,套种板蓝根药材,预计丰产期亩均产量达1000公斤,带动村民日收入超100元。
技术指导。林业部门派驻技术员指导科学种植,推广水肥一体化管理,成活率超90%。
文旅融合。库车市举办杏花节、赛杏会,以“甜蜜IP”带动乡村旅游与消费。
从传统毛驴车叫卖到“手机接单、冷链直发”,库车果农见证了产业升级的优势。合作社农户阿不力通过电商直销,收入较往年翻番。当地果农说小白杏像家人一样,养育了我们几代人。
库车小白杏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随着冷链物流与电商的深度融合,这颗戈壁绿洲的“杏”福果正跨越天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李志刚)
把文化“种”进百姓心坎,听文化特派员讲述他们的故事 去年4月,浙江省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选派文化特派员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其中,宁波市派人才、带资金、送项目,激活基层文化建设的“一池春水”。这一年多来,省、市、区(县、市)三级文化特派员扎根宁波的乡村、社区,都做了哪些工作?今晚,在宁海县跃龙街道望府村举行的“文化驻村记·今天我发布”宁波市文化 2025-09-08 09:05:00
仪征市月塘镇四庄村:一方茶田织锦绣,“四意”田园绘新篇 八月仪征,暑意尚存。驶入353省道,转眼便至仪征市月塘镇四庄村,顿觉清凉拂面,千亩茶园层叠如浪,白墙黛瓦的民居隐现绿荫之间,乡路两旁波光潋滟,偶见游客静坐垂钓。昔日的普通村落,如今已成为扬州“特色田园乡村”的亮丽名片,跃升为乡村休闲游的热门,近期还被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发布的4条乡村休闲游精品线路中列入 2025-08-25 10:26:00
以人才之力筑乡村振兴之基 河南西峡县推出“产业技术总监”制度,围绕产业发展需要,精准匹配技术人才深入一线把脉问诊;四川荣县设立“人才专员”岗位,依托专员“点单”、部门“接单”机制,有效推动各类人才为乡村发展服务;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推动干部人才下沉一线、赋能乡村振兴,让选调生、驻村干部、“双百”人才沉到田间地头……这些各具特色的 2025-08-24 07:00:00
陕西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本报讯(记者 冯丽)陕西省教育厅等十八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年底,50%的县(区)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区)全面建立“教联体”,推动省市县(区)校“三秦家长学校”建设全覆盖,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 2025-08-23 07:11:00
“豫农优品”走进中国-东盟中心 共筑农业合作新未来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韦展 通讯员 王斐 8月19日,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简称:粮农大会)吹风会在京举行。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朴、河南省农机农垦中心主任张金龙率河南农业代表团,与东盟国家及东帝汶驻华使馆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农业合作新路径。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 2025-08-22 1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