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17:42:00
中原网讯(记者 左丽慧)5月1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南大厅内琴音悠扬,“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之“聆听千年丝弦之韵”在此拉开帷幕,为五一假期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文化氛围。古琴非遗传承人以《高山》《流水》《雁落平沙》等经典曲目奏响千年雅韵,复刻自商代“中华第一鼓”双鸟鼍鼓的仿木制铜鼓亦惊艳亮相,与古琴合鸣共谱华章,为观众献上一场跨越时空的视听盛宴。
“妈妈,叔叔弹得真好听,我也想学古琴。”伴随着袅袅琴音,不少观众跟着琴声走进博物馆南大厅。古琴非遗传承人端坐琴案前,指尖轻抚琴弦,《流水》《广陵散》等经典曲目悠扬响起。琴声时而如清泉叮咚,时而似松涛低吟,在场观众无不屏息凝神,沉浸在这穿越千年的天籁之音中。
“说出一个与‘琴’相关的成语”“中国‘琴棋书画’四艺之中‘琴’是什么乐器”“古琴的音色特点是什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特别设置了古琴知识快问快答环节,参与观众通过抽取问题卡片并解答提问还能获得文创产品,不少观众争相参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据了解,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崇高地位,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其制作技艺和演奏艺术均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市民李女士感慨道:“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古琴的魅力,悠远音色直击心灵,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鼍鼓的加入将古琴演奏现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据了解,“鼍”是人们常说的扬子鳄。有文献记载,鼍龙“长一、二丈,灰黑色,背尾有鳞甲如铠”。古时人们用扬子鳄的皮来制作鼓面,称之为“鼍鼓”。鼍鼓被誉为“万鼓之源”,最早可追溯至五千年前的仰韶时期,《诗经·大雅》中“鼉鼓逢逢” 的记载更添历史厚重感。
“电影《封神》中殷寿击鼓的场景让我对鼍鼓充满好奇,今天专门来看看,真是令人震撼。”特意为鼍鼓而来的市民小李表示,自己是音乐爱好者,通过电影了解到不少古乐器的知识,看活动预告知道博物馆里的这次“鼓琴”演奏会,专门和朋友一起来欣赏:“听了音乐演奏,还在博物馆参观了鼍鼓,真是不虚此行。”
据悉,除了考古博物馆的古琴演奏,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商都书院街“城市考古体验课堂”同期推出古乐“草坪音乐会”,古乐缶、编钟、古琴等将在5月1日至4日轮番登场,带市民“声溯千年”,在假日时光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悠远回响。
lly
通勤路上邂逅千年运河,杭州地铁站里藏着一个开放式免费“博物馆”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雄风 盛锐 通讯员 柳景春坐地铁也能逛“博物馆”了!最近,不少坐杭州地铁5号线通勤的网友发现,大运河站负一楼站厅,两侧50余米的墙面焕然一新,京杭大运河主题的纸雕、老照片和篆刻作品铺满墙面,整座地铁站变身成一个开放式免费的“博物馆”。记者从杭州市拱墅区大运河文化带管理办公室( 2025-09-11 18:53:00
园林讲堂|招募!从传统笔墨到当代创新 来源:北京号作者:中国园林博物馆 2025-08-31 15:11:00
宝安全新文旅IP“潮音海上来”首场音乐会收官 2025年8月23日晚,深圳宝安海滨广场星光璀璨、乐声飞扬,「潮音海上来」湾区音乐巡礼首站——“湾区之声音乐会”在一片欢乐的声浪中圆满落幕。本次音乐会由中共深圳市宝安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腾讯音乐娱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承办,吸引了近千名市民以及大湾区的乐迷游客,共同见证这 2025-08-24 13:00:00
科技生花 文化添彩——在文博会上感受科技与文化的奇妙邂逅 机器人表演。邓寅明 摄文化润泽人心,科技点亮未来。当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8月23日,虽然降雨不断,但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现场依旧人潮涌动、热闹非凡。观机器人打拳击、与古代诗人对话、立即穿越至景点……在科技的加持下,展会衍生出的无限可能,吸引着大家从简单参观者成为深度沉浸者。在这里,科 2025-08-24 06:22:00
沈阳博物馆推出“海上寻宝”暑期大课堂活动 8月12日,记者从沈阳博物馆获悉,为丰富广大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本周一至周日每天上午9时30分,沈阳博物馆推出“海上寻宝”暑期大课堂活动,带着他们穿越时空,探索清代外销艺术品的奇妙世界。据记者了解,本次暑期大课堂是依托正在沈博举行的“源同流异——清代外销艺术品展”而举办,参加大课堂的中小学生将跟随志 2025-08-13 06: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