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17:42:00
中原网讯(记者 左丽慧)5月1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南大厅内琴音悠扬,“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之“聆听千年丝弦之韵”在此拉开帷幕,为五一假期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文化氛围。古琴非遗传承人以《高山》《流水》《雁落平沙》等经典曲目奏响千年雅韵,复刻自商代“中华第一鼓”双鸟鼍鼓的仿木制铜鼓亦惊艳亮相,与古琴合鸣共谱华章,为观众献上一场跨越时空的视听盛宴。
“妈妈,叔叔弹得真好听,我也想学古琴。”伴随着袅袅琴音,不少观众跟着琴声走进博物馆南大厅。古琴非遗传承人端坐琴案前,指尖轻抚琴弦,《流水》《广陵散》等经典曲目悠扬响起。琴声时而如清泉叮咚,时而似松涛低吟,在场观众无不屏息凝神,沉浸在这穿越千年的天籁之音中。
“说出一个与‘琴’相关的成语”“中国‘琴棋书画’四艺之中‘琴’是什么乐器”“古琴的音色特点是什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特别设置了古琴知识快问快答环节,参与观众通过抽取问题卡片并解答提问还能获得文创产品,不少观众争相参与,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据了解,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崇高地位,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其制作技艺和演奏艺术均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市民李女士感慨道:“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古琴的魅力,悠远音色直击心灵,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鼍鼓的加入将古琴演奏现场的氛围推向了高潮。据了解,“鼍”是人们常说的扬子鳄。有文献记载,鼍龙“长一、二丈,灰黑色,背尾有鳞甲如铠”。古时人们用扬子鳄的皮来制作鼓面,称之为“鼍鼓”。鼍鼓被誉为“万鼓之源”,最早可追溯至五千年前的仰韶时期,《诗经·大雅》中“鼉鼓逢逢” 的记载更添历史厚重感。
“电影《封神》中殷寿击鼓的场景让我对鼍鼓充满好奇,今天专门来看看,真是令人震撼。”特意为鼍鼓而来的市民小李表示,自己是音乐爱好者,通过电影了解到不少古乐器的知识,看活动预告知道博物馆里的这次“鼓琴”演奏会,专门和朋友一起来欣赏:“听了音乐演奏,还在博物馆参观了鼍鼓,真是不虚此行。”
据悉,除了考古博物馆的古琴演奏,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商都书院街“城市考古体验课堂”同期推出古乐“草坪音乐会”,古乐缶、编钟、古琴等将在5月1日至4日轮番登场,带市民“声溯千年”,在假日时光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悠远回响。
lly
河南博物院郑重声明:已委托法律顾问取证! 河南博物院郑重声明各位观众朋友们:五一假期期间,前来我院参观的观众较多。我们关注到,有不少观众因在第三方平台购买所谓讲解加门票服务导致无法入馆,此类现象已严重影响公众合法权益和良好参观秩序,我们已委托法律顾问予以取证。现郑重声明,河南博物院始终秉持博物馆的公益属性,实行实名预约免费参观,目前开放的免 2025-05-03 21:25:00
小县城·大宝藏⑤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 小县城也有“大宝藏”!为进一步挖掘全省县域旅游资源特色,提升特色小县城知名度,让“文旅流量”转换为“消费增量”,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四川广播电视台推出“小县城·大宝藏”系列融媒报道。这一趟,绵阳江油邀请你聆听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他们有些话想说……后世诸君:别来千载,忽见故园,恍若隔世。 2025-05-03 17:33:00
株洲版“好声音”:在建宁市集,做最靓的麦霸(图) 诗乐传千年,唱响分袂亭。(图源:胡百闻)5月1日起,湖南株洲建宁文化市集每晚华灯初上时(19:00-22:00),“全民K歌"海选赛在千年文脉圣地——芦淞区分袂亭璀璨开赛。这座承载朱熹、张栻"潇湘夜话"的南宋古亭,曾是闽学与湖湘学派思想交锋之地。而今,青石舞台将续写新篇:既可比拼天籁歌喉,更能漫步亭 2025-05-03 11:11:00
千年古琴韵动郑州 非遗雅音浸润佳节 中原网讯(记者 左丽慧)5月1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南大厅内琴音悠扬,“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之“聆听千年丝弦之韵”在此拉开帷幕,为五一假期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文化氛围。古琴非遗传承人以《高山》《流水》《雁落平沙》等经典曲目奏响千年雅韵,复刻自商代“中华第一鼓”双鸟鼍鼓的仿木制铜鼓亦惊艳 2025-05-02 17:42:00
悦·遵义丨开启红色VR盛宴 遵义会议纪念馆《转折・从头越》带你重回伟大转折瞬间 5月1日,贵州省“四大文化”标杆性项目之一、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红色文化数字化系列项目《转折·从头越》VR展在遵义会议纪念馆正式向公众开放。30分钟的沉浸之旅,以“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娄山关大捷”三大历史现场为锚点,通过“飞”临点金山、竹筏“渡”江、枪炮“震”天等沉浸式体验环节,让观众以“第 2025-05-02 1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