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20:15:00
“春日经济”盛放后,清溪文旅这样打破季节限定|镇见
珠三角乃至广东省最大的野生禾雀花群落在哪?就在东莞清溪。
人人道“清溪禾雀甲岭南”。今年,清溪漫山遍野的禾雀花和月季,吸引超60万人来过,赏花行活动撬动消费5500万元,文旅经济在清溪“盛放”。
61%的森林覆盖率,让清溪成为大湾区罕见的“绿野仙踪”。Deepseek锐评,清溪像一名“生态优等生”参加“产业奥赛”,既要守住绿美生态,又要争夺500亿GDP俱乐部席位。或许,文旅产业是清溪经济突围的下一个着力点。
生态是清溪最大的不动产,而且绝不是“沉睡资产”。去年,超200万人次用脚投票,生态资源撬动消费超亿元。云海翻涌的银瓶山、秘境一般的千年润楠林,宛如万鸟栖枝的禾雀花藤瀑……8条神仙徒步路线、148处景观资源,让清溪“花事+”“生态+”的文旅产业走出季节限定。
春赏花海、夏追萤火、秋登高台、冬酿米酒。在清溪,四季玩法不重样。客家围屋、碉楼、山歌、酿酒,国家级非遗麒麟舞,这座“客家文化活态博物馆”不做文化的搬运工。赏花行、旅游登山节、文化动漫节、百鹅宴,清溪用造节激活文化基因、推动文旅融合。
在东莞唯一一个没有工业的行政村——铁场村,特色农文旅产业发展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花卉产业、生态农业间长出休闲农业亲子游、研学游,小村落吃上“生态饭”,山水与古韵融合的都市田园呼之欲出。
清溪的眼光不止于“打卡地”。当前,清溪正在配合全市力争,打造1个5A级“龙头”景区、2条特色文化旅游带、10个精品文旅项目。变成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区后的小镇,文旅的“一季鲜”也将转化为“四季旺”的产业生态。
用山水写诗,以文化酿酒。小镇的“出圈”无需追赶潮流,只需深挖本真。当每一朵禾雀花、月季花都成为文化信使,当每一段山径都通向诗与远方,清溪,便拥有了自己的文旅长效生长力。
出品:南方+清溪频道
文字:马新杰 林群贤
拍摄:孙俊杰
制作:黄新花
设计:袁永平
监制:江强 靳延明
部分素材来源于最美清溪公众号
【作者】 马新杰;林群贤;孙俊杰;黄新花;袁永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咸宁市引进56名现代化产业紧缺人才 咸宁网讯 记者周莹、通讯员胡安雨报道:9月2日,我市以“政聘企用”模式成功引进56名现代化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据了解,本次引才工作旨在为企业引进现代化产业发展所急需的紧缺人才,解决企业研发人才力量薄弱的问题,同时增强干部人才队伍中懂经济、懂产业、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储备。在培训结束后,他们将被选派 2025-09-08 09:06:00
把文化“种”进百姓心坎,听文化特派员讲述他们的故事 去年4月,浙江省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选派文化特派员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其中,宁波市派人才、带资金、送项目,激活基层文化建设的“一池春水”。这一年多来,省、市、区(县、市)三级文化特派员扎根宁波的乡村、社区,都做了哪些工作?今晚,在宁海县跃龙街道望府村举行的“文化驻村记·今天我发布”宁波市文化 2025-09-08 09:05:00
183万件假LABUBU背后:文化符号危机与ESG挑战 文|着陆8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给出的一个数字引人注目:目前,海关共拦截涉嫌侵权的LABUBU产品183万件。这个数字巨大到超出了人们对“玩偶”这一品类的直觉认知。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关于“假货”的案例;但如果从全球产业链和消费文化的脉络来看,它折射出 2025-09-01 10:16:00
中央定调 未来城市要拼“内涵”和“特色” 中经记者 陈雪波 卢志坤 北京报道8月28日晚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公布。这份纲领性文件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从优化城市体系、培育发展动能、营造生活空间到推动绿色转型、增强安全韧性等多个维度提出具 2025-08-29 18:25:00
全国首个绿电聚合直供数据中心试点项目在甘肃庆阳开工建设 8月26日,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聚合试点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在甘肃环县小南沟乡,一期工程1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330千伏输变电工程 EPC总承包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是甘肃省落实国家“东数西算”重大战略部署的关键举措,更标志着我国数据中心供电模式迈入绿电聚合的全新阶段。作 2025-08-27 10:52:00